俯仰百年内,聚散成蕉鹿。功名富贵等浮云,株守蓬门亦碌碌。
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朝朝醉卧美人床。又不见西京太史公,东趋禹穴北崆峒。
人生快意情非一,有酒可饮山可陟。醉来拔剑起放歌,顿令山岳增颜色。
刘生岁杪理巾车,别我明朝将安之。见道七闽山水好,担囊东去采仙芝。
丈夫悬弧志四海,何必乡关恋别离。览胜书奇凭丝笔,倚马万言可立得。
抽思似涌大江涛,庾也清新鲍俊逸。到时共对梅萼春,苜蓿斋头酒百巡。
挥弦试鼓高山调,风尘落落少知音。以君意气薄苍灏,何处逢人不倾倒。
一言得意当千金,大醉宁知天地老。只今世事日已非,如君肮脏古所稀。
小子嘐嘐雅慕古,生平不与世人期。斗酒逢君醉自足,狂言浪笑露肝腹。
兹行不作别离看,为君翻赋游闽曲。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刘道子将要前往闽地游历,同时赴其兄文学署中。全诗通过对刘道子此行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逐句释义:

俯仰百年内,聚散成蕉鹿。功名富贵等浮云,株守蓬门亦碌碌。
“俯仰百年内”,意味着人生在世,时间短暂,转眼间就是百年。“聚散成蕉鹿”,比喻人生聚散无常,就像蕉鹿随风飘荡一样,难以捉摸。“功名富贵等浮云”,表示功名富贵如同浮云一般,随时都可能消散。“株守蓬门亦碌碌”,意味着即使固守简陋的家门,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朝朝醉卧美人床。又不见西京太史公,东趋禹穴北崆峒。
这里通过提及李白和司马迁两位历史人物,来表达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望。李白曾在咸阳醉卧于美人床上,司马迁则因编纂《史记》而名垂青史。这些历史人物都是因为他们的成就而被世人铭记。

人生快意情非一,有酒可饮山可陟。醉来拔剑起放歌,顿令山岳增颜色。
这句话表达的是人生中有许多快乐的时刻,只要有酒相伴,就能畅享人生。“醉来拔剑起放歌”,意味着在醉酒之际,可以拔剑高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顿令山岳增颜色”,意味着歌声能够感染山川大地,使它们更加美丽动人。

刘生岁杪理巾车,别我明朝将安之。见道七闽山水好,担囊东去采仙芝。
刘道子即将告别诗人,准备前往闽地游览。诗人看到闽地的山水之美,于是决定携带行囊前往那里,寻找那传说中的仙草。

丈夫悬弧志四海,何必乡关恋别离。览胜书奇凭丝笔,倚马万言可立得。
这句话表达了对刘道子远行的期待和祝福。“丈夫悬弧志四海”,意味着作为男子汉应当胸怀壮志,追求广阔的世界。“何必乡关恋别离”,表示不必过于留恋家乡和离别的痛苦。“览胜书奇凭丝笔”,意味着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最后一句“倚马万言可立得”,意味着凭借丰富的知识和才华可以迅速完成大量著作。

抽思似涌大江涛,庾也清新鲍俊逸。到时共对梅萼春,苜蓿斋头酒百巡。
诗人在想象与刘道子的重逢场景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将在梅花盛开的春天相聚,共同品茗饮酒。这里的“庾”指的是庾信(约513-581年),他是一位著名的文人;“鲍”指的是鲍照(412-466年),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挥弦试鼓高山调,风尘落落少知音。以君意气薄苍灏,何处逢人不倾倒。
在这里,诗人用“挥弦试鼓高山调”来形容刘道子的音乐才华和豪迈气质。他能够驾驭复杂的音乐技巧,展现出高深的艺术造诣。而“风尘落落少知音”则暗示了刘道子虽然才华出众,但可能缺少知音。然而,他依然自信满满,相信自己的才华足以征服一切。

一言得意当千金,大醉宁知天地老。只今世事日已非,如君肮脏古所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道子的赞美和祝福。他认为刘道子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和成就,因为他知道只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他也提醒刘道子要注意世事的变化,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过去。最后一句“如君肮脏古所稀”,则是对刘道子人品的赞赏。他认为刘道子的品质高尚、道德操守优良,是古代难得一见的人物。

小子嘐嘐雅慕古,生平不与世人期。斗酒逢君醉自足,狂言浪笑露肝腹。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道子的敬佩之情和友谊之深。他认为刘道子是一个高雅的人,他一生都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荣华富贵,而是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而诗人则常常与他一起饮酒作乐,享受彼此之间的友谊和陪伴。尽管两人都有些放荡不羁的行为,但这正是他们友情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