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万石君家相济美,齐鲁诸儒无所比。又不见德公隐鹿门,有子勋名世代存。
刺史悬车三十载,宁教五马家风在。谢阶玉树倚庭芳,凤毛奋迹胜昭代。
迩来张乐宴洞庭,九转还丹次第成。盘间千宝蟠桃熟,海涌三山菡萏青。
贱子诗成浮大白,为君群致谪仙客。朝拜崆峒广成子,暮揖朱明浮丘伯。
【赏析】
《谢刺史七十一初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三年(725),时李白在江夏,与张谓相识,并结为朋友。这首诗是写张谓的才名和为人。首二句先点明其人,再点明其家世。“君不见”以下三句赞美张谓及其父张公之贤,“宰相”,是指张公曾任宰相。张公任相,“济美”,意谓治理政事有成效。“齐鲁诸儒无所比”一句,说张公的政绩,足以使齐鲁一带的儒生望尘莫及、自叹弗如。次四句赞美德公,德公即德宗皇帝,当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封鲁郡公,所以称为德公。“隐鹿门”,谓隐居山林中。“有子勋名世代存”,指德公之子李勣,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英国公。德公父子的功业,足可以“五马”世家而骄人,然而作者却认为他们不应当这样。“刺史悬车三十载”,谓张谓任州刺史已满三十年,他年老辞职了。“宁教”两句,意思是:宁愿让“五马”之家的富贵荣耀消失,也不让这门高风亮节的家风存在。“谢阶玉树倚庭芳,凤毛奋迹胜昭代”,这是对德公赞颂的进一步发挥。“阶玉树”,比喻德公的子孙。“阶前玉树”,语本《晋书·王戎传》:“(王)戎尝诣阮籍,时魏郡赵王清河,以军威重,司空王衍后往诣之。二人相引为欢,至于连日。王遂陈半酣,因唤侍儿曰:‘取马内园洗马。’‘未毕,王入。既出,转问曰:‘汝孰为洗马?’众应曰:‘铜爵堂故吏曰段秀实。’王即驰召秀实……秀实于是服王之贵。”此处“阶玉树”借指德公的子孙。“玉树”又借指“阶前玉树”。德公子孙“倚庭芳”者,喻其才华出众也。“凤毛奋迹”,语本《史记·樊哙传》:“高祖曰:‘夫为将者,上可击破百万众如摧枯折腐耳,然其锋不可犯,为之奈何?’樊哙曰:‘今夫布衣犹尚如此;况于人主乎!’”此处以樊哙喻德公之子李勣。“凤毛”,喻人的才能。“奋迹”,指奋发图强。“胜昭代”,意谓超过当代。末四句写诗人宴集洞庭湖的豪兴。洞庭湖在湖南,这里泛指名山胜水的宴会。“九转还丹”,语出汉刘安《淮南子》,谓炼丹术士所炼之仙药。传说服之可以长生。“盘间千宝蟠桃熟”,“盘中之珍果千种”,意谓盘中盛满了各种珍品,如蟠桃之类。“海涌三山菡萏青”,“海中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皆神异之所。“菡萏青”,指荷花青色。以上两句写宴集洞庭湖时的盛大豪华。“贱子诗成浮大白,为君群致谪仙客”,写诗人在这次宴会上饮酒赋诗,作诗多而酒量好,能饮尽一杯大白,因此被尊称为“谪仙客”的美称。“谪仙人”,原指汉东方朔、唐李白等八位仙人,见晋葛洪《神仙传》。此处借指诗人。“谪仙人”,即李白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