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何来产夜光,木难火树齐相当。
蕊宫朗映珊瑚色,金阙银台气郁苍。
自接仙郎掌上舞,四筵宾客争环睹。
盘中错落满星辰,风雨云霄能步武。
望来灿烂五神州,清庙明堂冠上头。
为问连城推十五,何如合璧报隋侯。

【注释】南海何来产夜光,木难火树齐相当。蕊宫朗映珊瑚色,金阙银台气郁苍。自接仙郎掌上舞,四筵宾客争环睹。盘中错落满星辰,风雨云霄能步武。望来灿烂五神州,清庙明堂冠上头。为问连城推十五,何如合璧报隋侯。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掌中珠”这一珍宝比喻其珍贵无比,以此赞颂黎缜之子的才华横溢、德才兼备。

首句:“南海何来产夜光”,暗含明珠出自南海之意。“夜光”即指夜间发光的美玉,这里用来象征人才的光辉和才华。

次句:“木难火树齐相当”,用自然界中的“木难”与“火树”相映成趣,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人才在各自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自然界中的树木一样,各有所长,互相辉映。

第三句:“蕊宫朗映珊瑚色”,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如宝石一般的美丽与璀璨。这里的“蕊宫”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而“珊瑚色”则象征着色彩艳丽、光彩照人。这句诗既赞美了人才的美丽与才智,又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金阙银台气郁苍”,“金阙银台”是古代皇宫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人才所处的高位和环境。而“气郁苍”则形容这些人才具有高贵的气质和不凡的才华。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人才的地位和成就,还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赞誉之情。

第五句:“自接仙郎掌上舞”,以“掌中珠”比喻黎缜之子的才华和智慧。他如同掌中的明珠,被人们欣赏和珍视。这句诗赞美了人才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第六句:“四筵宾客争环睹”,则描绘出了一幅热闹而和谐的场景。在这里,人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黎缜之子的才艺表演。他们纷纷向他请教和学习,希望能从他的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这句诗既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展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钦佩之情。

第七句:“盘中错落满星辰”,则以“明珠”比喻黎缜之子的才华和智慧。他如同盘中的明珠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满星辰”则象征着他的才学和智慧如同繁星般灿烂夺目,无法比拟。这句诗赞美了人才的智慧和才华,以及他们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影响。

第八句:“风雨云霄能步武”,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还能够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们也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自由翱翔,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这句诗赞美了人才的勇气和坚韧精神,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九句:“望来灿烂五洲”,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和祝愿。他们如同璀璨的星星一样闪耀在五洲四海之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和视野。这句诗既表达了对人才的敬佩和赞美,又祝愿他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句:“清庙明堂冠上头”,则以“明珠”比喻黎缜之子的才华和智慧。他如同庙宇和明堂中供奉的宝物一样珍贵和重要。这句诗赞美了人才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和崇拜之情。

第十一句:“为问连城推十五”,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不可估量的价值。虽然“连城”指的是价值极高的珍珠,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比喻黎缜之子的才华和智慧。他认为黎缜之子不仅有着出众的才能和智慧,更有着非凡的品德和品格,因此值得被世人所称赞和推崇。

第十二句:“何如合璧报隋侯”,则以“明珠”比喻黎缜之子的才华和智慧。他们如同两颗完美的珍珠一样,相互辉映、彼此补充。而“合璧”则是将两块完整的玉石结合在一起,寓意着人才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进步。这句诗赞美了人才之间的默契和合作,也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和祝愿。它以“掌中珠”为线索,通过对人才的各种特点和表现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卓越能力和高尚品质。同时,诗歌也传达出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之情,以及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期待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