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避暑溪上园,云林烟火数家村。别君半载不得面,双鲤江头劳记存。
忽忽秋风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联镳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
诘朝枉造余斋头,同来俱是高阳俦。黄昏秉烛饭粗粝,自谓酣歌夜未休。
村醪未更尽一石,诸子潜逃各纷剧。相逢有酒不能尽,其欢别后相思竟。
何益千笺万纸徒具陈,丈夫意气宁酸辛。未谈身后千秋事,且数尊前眼底人。
合离显晦俱尘土,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慎勿当□赋鹦鹉。

【译文】

近来避暑在溪上的园中,云林烟火数家村。别你半载不得见面,双鱼江头劳记存。

秋风萧瑟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联骑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

诘朝枉造余斋头,同来俱是高阳俦。黄昏秉烛饭粗粝,自谓酣歌夜未休。

村醪未更尽一石,诸子潜逃各纷剧。相逢有酒不能尽,其欢别后相思竟。

何益千笺万纸具陈,丈夫意气宁酸辛。未谈身后千秋事,且数尊前眼底人。

合离显晦俱尘土,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慎勿当□赋鹦鹉。

【赏析】

《李四伯襄何三龙友集》为南宋诗人杨万里所编。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宝谟阁侍制。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二十余首,绝大部分为吟咏自然景物之作。有《诚斋集》四十卷,又编有《诚斋诗话》。

此诗为杨万里在宝谟阁侍制任上所作。宝谟阁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所建,故称”宝谟”。杨万里任内曾以宝谟阁侍制衔出使金国。此诗即为他出使金国的途中所作。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九月至十一月间。当时诗人正由江西吉安经湖南、湖北,赴金国贺金主生辰。途经江西南丰时,与李伯襄、何三龙等友人相会,共叙平生之乐。

全诗可分为五节。首节从开头到”双鲤江头劳记存”,描写诗人在江西南丰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次节从”忽忽秋风渐萧索”到”其欢别后相思竟”,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节从”何益千笺万纸徒具陈”到”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批评友人的文风;末节从”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到篇终,劝诫友人不要在文学上斤斤计较,要勇于开拓创新。

第一节:

迩来避暑溪上园,云林烟火数家村。

近段时间,诗人来到江西南丰,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那就是位于溪边的一座园林。这个园林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炊烟袅袅地升起,仿佛是几个家庭在那里烧饭做菜。

第二节:

别君半载不得面,双鲤江头劳记存。

自从离别以来已经半年了,但两人却一直没有见过面。诗人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曾经共同欣赏过一对鲤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

第三节:

忽忽秋风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

突然一阵秋风刮来,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乘坐着小船停泊在了羊城的边上。

第四节:

联镳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

他骑马来到了一个名为“结繁”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亭子叫“繁轩”,于是诗人就在那里与朋友告别,谈论起诗歌来。

第五节:

诘朝枉造余斋头,同来俱是高阳俦。

第二天清晨,他来到了我的住所,我们一同来到这里的朋友都是高阳人。

第六节:

黄昏秉烛饭粗粝,自谓酣歌夜未休。

傍晚时分,他点起了蜡烛,吃起简单的饭菜,我则大声唱歌,觉得这一整天都没有结束。

第七节:

村醪未更尽一石,诸子潜逃各纷剧。

村里的水酒还没有喝完,其他的孩子们就已经悄悄地跑开了,各自陷入了混乱之中。

第八节:

相逢有酒不能尽,其欢别后相思竟。

尽管我们有酒喝,但是我们却不能尽情地畅饮,因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已。

第九节:

何益千笺万纸具陈,丈夫意气宁酸辛。

虽然我有成千上万的信件和文章,但是我仍然感到心中酸楚,因为我现在是一个丈夫。

第十节:

未谈身后千秋事,且数尊前眼底人。

我们没有谈论身后的事情,只是一起饮酒聊天,谈论眼前的这些朋友。

第十一节:

合离显晦俱尘土,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

无论是分离还是团圆,无论是显赫还是隐逸,都如同尘埃一般微不足道,不要在诗词中轻易地挥舞旗帜和击鼓。

第十二节:

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慎勿当□赋鹦鹉。

我今年年少时特别喜欢诋毁那些前辈学者,所以请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像那些鹦鹉一样学舌别人的话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