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双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门外树,法相壁间寻。
借渡石微窄,凿渠雨始深。
一登绵昼夜,萧寂了无音。

【注释】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四:这组七言绝句共十首,是作者晚年的诗作。“寄傲园小景”即“寄傲园小景”十幅,为作者在寄傲园(今河南郑州)所作。寄傲园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建,故名“一草堂”。白居易《寄远》诗:“君居一草堂,我结三亩宅。”此处以“草堂”指代寄傲园,意谓寄傲园乃白居易当年之所建,故称。

竟日双扉掩,其中草色新。

竟日双扉掩:终日紧闭着两扇门。竟日,整天。双扉,两扇门。

石幢门外树,法相壁间寻:石幢门外有树木,法相壁上有佛像。石幢,佛教中用以立碑的石柱,这里泛指佛寺中的石柱。法相,佛教语,指一切事物的形态、相貌。此指佛像。

借渡石微窄,凿渠雨始深:借渡石上石头很窄,只有水从山上流下来时才很深。

一登绵昼夜,萧寂了无音:登上高处,连绵不断,白天黑夜都如此,寂寞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绵,绵延。

【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寄傲园风景的诗作,共十首。第一首写寄傲园之景色。第二首承前启后,写园内景物。第三首继续描绘园内幽深静谧之景。第四首写园外之景色。第五首进一步写幽静之景,并表达出诗人孤独之情。最后两首以“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四”作为全诗的收束。

这首诗写的是寄傲园内的景色。首联两句写园内之景象。颔联写园内石幢门外的树木,以及在法相壁间寻找佛像的情景。颈联写园外之景。尾联写自己登上高处眺望所见之景。

全诗通过写寄傲园之景色,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