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人归孤嶂晚,犬吠隔溪云。
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人闻。

诗句释义

1 山气碧氤氲:描述的是山林间弥漫的清新空气。氤氲是形容气体或云雾弥漫的样子,这里指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宁静与纯净感。

  1. 深林带夕曛: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洒在森林中,形成了一种幽暗而美丽的景色。曛通常指夕阳的光线,此处用以描绘夕阳西下时山林的光影变化。

  2. 人归孤嶂晚:描述一个人在傍晚时分回到孤峭的山峰上。孤嶂是指孤立的山峰,晚则指傍晚,表达了一种孤独但平静的氛围。

  3. 犬吠隔溪云:描绘了狗叫声通过山谷传来的景致,以及远处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隔溪”可能表示声音从远至近再到更远的距离传播开来,增添了空间感和动态美。

  4. 杉竹何年种:询问杉树和竹子种植的年份,这反映了对自然生长周期的好奇或感慨。杉树和竹子常被用来代表自然的生长和文化传承。

  5. 烟尘此地分:指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战乱或冲突的痕迹,现在只剩下自然的风土人情。烟尘可能指过去的战争、冲突后留下的痕迹。

  6. 桃源宁异此:提到桃花源(一个传说中的理想居住地)与当前的场景不同,但都拥有美好的环境和生活。桃源多用来比喻理想的隐居之地或美好生活的范例。

  7. 犹恐世人闻:表达出对外界的担忧,担心外界的人无法理解或欣赏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译文

    山间清新的空气如同碧玉般氤氲,深林里夕阳的余光洒落。
    黄昏时人们回到了孤峭的山峰,远处传来狗吠声隔着山谷传来。
    杉树和竹子可能是多年前种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战争痕迹已化为尘土。
    虽然桃花源有如人间仙境般的美景,但恐怕还是难以让世人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晚望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中的“晚望”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着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历史的沉思。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桃源”和现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环境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