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皆冰树,千崖尽玉山。
精神添去马,毛羽失栖鹇。
客路微茫外,人家烟水间。
忆曾登虎鼻,徒步月中还。
【译文】
万木皆为冰树,千崖尽是玉山。
精神被冻得只剩马的形体,羽毛却失了栖居的鹇鸾。
客路在微茫之外,人家却在烟水之间。
曾记得当年登虎鼻山,徒步行走月中还。
【注释】
题雪景山水画:题写于雪景山水画上的诗句。雪地、山水画,是诗的背景。
万木皆冰树:所有的树木都被冰雪覆盖,形容雪下得很大。
千崖尽玉山:千崖(山峰)都成了玉山。玉山指终年积雪的山峰,这里泛指山峦。
精神添去马:形容雪后万物显得清瘦,仿佛连马都只剩下了形状,而没有了生气。
毛羽失栖鹇:形容鸟儿失去了栖息的地方,只能在空中飞翔,失去了归宿。
客路微茫外:诗人行走的道路在茫茫雪野之外,显得渺茫不定。
人家烟水间:诗人行走的道路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忆曾登虎鼻:回忆起曾经攀登过虎鼻山的情景。虎鼻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是南岳衡山主峰之一。
徒步:步行。月中还:指在月光照耀下的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了南岳衡山之后所作的一首题咏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南岳的雪景,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首联“万木皆冰树,千崖尽玉山”描绘了雪后万木皆成冰树的景象,千崖尽现玉山之姿。这里的“冰树”和“玉山”都是用来形容雪后景色之美,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颔联“精神添去马,毛羽失栖鹇”则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的景象。诗人用“精神添去马”来比喻雪后的万物变得如此清瘦,仿佛只剩下了形状;用“毛羽失栖鹇”来形容鸟儿失去了栖息的地方,只能在空中飞翔。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雪中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颈联“客路微茫外,人家烟水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雪中的行走之路。他走在茫茫雪野之外,道路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渺茫不定的感觉;同时,他也看到了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点缀着人家的炊烟,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雪中的自然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尾联“忆曾登虎鼻,徒步月中还”则是作者回顾自己曾在虎鼻山上徒步行走的经历,并在月光照耀下的山顶上停留。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回忆的怀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南岳雪景的描绘,赞颂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