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郎身着五彩衣,千里将车迎父归。
不愁江浦寒枫落,即恐林园秋菊稀。
令弟已能官邑校,高才终见拔经闱。
到家调膳趋庭后,坐想书声出翠微。
郑子素穿着五彩衣,千里将车迎父归。
不担忧江边枫叶落,只怕林园菊花少。
令弟已经官邑校,高才终见拔经闱。
到家调膳趋庭后,坐想书声出翠微。
注释:
- 赠郑子素迎父东归:这首诗是诗人送给郑子素的。子素的父亲即将回家,而诗人作为朋友,也为他送行。
- 郑郎身着五彩衣,千里将车迎父归:这句描绘了郑子素穿着五彩的衣服站在门外,迎接他的父亲归来的情景。
- 不愁江浦寒枫落,即恐林园秋菊稀: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怀念和担忧。他担心在秋天的时候,家乡的枫叶可能会被风刮落,林园里的菊花可能会因为寒冷而凋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 令弟已能官邑校,高才终见拔经闱:这句赞美了郑子素的弟弟已经能够担任官职,并且才华出众,终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 到家调膳趋庭后,坐想书声出翠微:这句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中,听到孩子们学习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想象着孩子们在书房里读书的场景,那清脆的读书声就像是从翠微之中传来一样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写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古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