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提兵阙下来,淮南幕府一时开。
从军王粲应能赋,草檄相如独擅才。
万里关河通驿骑,五云楼观接蓬莱。
乡山寂寞兵尘里,愁绝征人奉使回。
【注释】
- 丞相:指唐玄宗。阙下:皇宫。淮南幕府:指李林甫的淮南节度使幕。
- 王粲:东汉末年名士,以善作辞赋著称。草檄:写檄文。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 万(wàn)里:万里之外,形容距离遥远。关河:指边关和长江黄河,代指边塞。驿骑:驿站上的快马。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仙境中的楼观。
- 乡山:故乡的山。兵尘:战场上的尘土,这里指战乱带来的荒凉与萧条。愁绝:形容极度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作者送萧子之去九江拜谒刘太守楚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首句“丞相提兵阙下来”,描绘了唐玄宗亲临边疆、调兵遣将的场景。阙下,指的是皇宫,表明皇帝亲临前线指挥战事。这里的“提兵”指的是调动军队,“阙下”则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严峻性。这一场景为全诗奠定了背景,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战争环境。
第二句“淮南幕府一时开”,描述了淮南节度使李林甫在朝廷的支持下,迅速组建起强大的军务机构。幕府,古代官署的通称,这里指代军事指挥部。淮南幕府的成立,意味着地方势力开始参与中央政治,对国家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句“从军王粲应能赋,草檄相如独擅才”,提到了两位著名的文学家——王粲和司马相如。王粲擅长辞赋,而司马相如则是汉赋的代表人物。这句诗通过比较两人的才华,强调了李林甫手下的文人能够胜任文职工作,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组织能力。
第四句“万里关河通驿骑,五云楼观接蓬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万里之外的关山河川,以及仙山琼阁之间的通道,都象征着国家的辽阔与繁荣。然而,这种景象的背后却是国破家亡的凄凉,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第五句“乡山寂寞兵尘里,愁绝征人奉使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行友人的同情。乡山的寂寞和战争的尘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朋友远行的深深关切。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文学典故和历史事件,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