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前竹满墀,亭亭风节在孙枝。
讵知雪压霜披后,如见龙游凤翥时。
万壑秋声传瑟瑟,两溪晴绿浸离离。
新图写赠还相别,晏岁风流重尔思。
【注释】
富田文彦高先:富田文彦高的曾祖父。丞相信国公:指韩山童,他是元末红巾军首领,后被封为信国公。诸孙先是:韩山童的后代。先是:先前、从前。丞相故第:韩山童的旧宅。祭田类为孙寇所夺:韩山童去世后,其子孙侵吞了部分祭祀土地。事平:平定叛乱之后。彦高:富田文彦高,韩山童之孙。尽复之:将失去的土地都归还给了原主。为新祠祀:建立了新的祠堂来祭祀韩山童。盖盛举也:这是一件盛大的事情。余过富川:我路过富川时。拜丞相祠:参观丞相祠堂。因与彦高相见道旧(yùn jiàn):于是与富田文彦高见面,并互相交谈,回忆往事。道旧:谈话。别也:分别时。写墨竹为赠:以书写的墨竹相赠。复题诗以美之:写下了一首诗赞美墨竹。
【译文】
丞相祠堂前竹影满地,亭亭玉立,在秋风中傲然挺拔,如同韩山童的子孙一样。
你怎知道在雪压霜披之后,又见到韩山童像龙一样游动,像凤凰一样盘旋?
万壑秋声传遍瑟瑟,两溪春绿染绿盈盈。
新图写赠还相别,晏岁风流重尔思。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富田文彦高故居而作。首联点明主题,“丞相”二字,既指韩山童,也暗指作者。韩山童,即韩山童起义军领袖,曾封为“信国公”,故称“丞相”。二联写祠堂前的竹子,赞颂韩山童的子孙。三联写祠堂前万壑秋声,两溪春绿,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富田文彦高中,与富田文彦高见面,回忆往事,分别时写下诗句表达感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