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旧别向西川,移谪淮山苜蓿田。
容易繁稀花着雨,寻常员缺月当天。
四章诗忆京城送,八月书闻历下传。
为报难兄竹园里,好催春酿候归船。
闻子启太守自历下书报来春还家,又新有凤雏之喜,感念旧好为欣跃不寐,辄赋二首。
首先寄难兄竹庭徵君,宜载酒一庆也
故人旧别向西川,移谪淮山苜蓿田。
容易繁稀花着雨,寻常员缺月当天。
四章诗忆京城送,八月书闻历下传。
为报难兄竹园里,好催春酿候归船。
注释:
闻:听说。西川:四川一带。
移谪:被贬。
苜蓿田:指朝廷的官地。
容易繁稀:容易繁花落尽。
员缺月:残缺的月亮。
四章:这里借指《诗经·国风·郑风》中的《东门之墠》一章。
忆京城送:回忆在京城送别的情景。
八月书闻历下传:八月间接到从历城传来的信。
难兄:难兄难弟,兄弟情深。
竹园:竹林。
催春酿:催促春天的美酒酿造。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友人被贬的经历和与友人相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佳作。
第一首:“首先寄难兄竹庭徵君,宜载酒一庆也。”
注释:首先寄给难兄竹庭徵君,应该载酒庆贺。
赏析:此句以“先”字开篇,既点明了诗歌的题旨——赠送,又突出了赠送的时间顺序——首先。同时,“首先寄难兄竹庭徵君”,也暗示了作者与竹庭徵君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宜载酒一庆也”则直接表达了作者想要与竹庭征君共同庆祝的愿望,体现了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第二首:“故人旧别向西川,移谪淮山苜蓿田。”
注释:老朋友分别去了西川,被贬到淮山的苜蓿田。
赏析:此句以“故人”二字开头,既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送别,又引入了诗人与故人的离别情景。接着,诗人描绘了故人因被贬而离开西川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遭遇的同情与理解。同时,“移谪”一词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仕途坎坷,与故人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出他们的友情深厚。
第三首:“容易繁稀花着雨,寻常员缺月当天。”
注释:容易繁花落尽,平常缺月当空。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花”、“月”等自然景物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他们分离时的凄凉景象。同时,“容易繁稀花着雨,寻常员缺月当天”也寓含了对故人命运多舛的感叹与担忧。
第四首:“四章诗忆京城送,八月书闻历下传。”
注释:四章诗回忆在京城送别的情景,八月书信传来历城的消息。
赏析:这句诗以“忆”字开头,既回顾了与故人离别的情景,又引出了与故人再次相见的喜悦心情。接着,“四章诗”一句既指《诗经·国风·郑风》中的《东门之墠》一章,又暗指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忆京城送”一句则具体描述了他们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八月书闻历下传”一句则交代了他们再次相见的原因——因为信中传来了来自历城的好消息。
第五首:“为报难兄竹园里,好催春酿候归船。”
注释:为了报答难兄竹园里的深情厚谊,好催促春天酿制美酒等待他归来。
赏析:此句以“为报难兄竹园里”开头,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又明确了诗歌的主题——送别。接着,“好催春酿候归船”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关切与期望,又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这句话也蕴含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希望彼此都能够顺利归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