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壁蒙寒萼,泉流一罅开。
谁知潭水上,更自有源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大意,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结合重点词语作答。
这首诗的意思是:彦弟相邀来到山上,又一起登上潭上观岩溜。青山被青苔覆盖,寒气侵人;一泉从山崖石缝里流出来,形成一道缝隙。谁知这潭水之源头,竟有更深之处。
【答案】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青山被青苔覆盖,寒气侵人;一泉从山崖石缝里流出来,形成一道缝隙。谁知这潭水之源头,竟有更深之处。
译文:
子彦弟弟前来相约,一同前往那山左的地方。我们又一同来到潭上观赏岩石中的清泉。青壁被青苔覆盖,寒气侵人;一泉从山崖石缝里流出来,形成一道缝隙。谁知这潭水之源头,竟有更深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首两句描写山间泉水的源远流长。诗人用“青壁”、“寒萼”、“泉流”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山间水景图。其中“青壁”、“寒萼”点染了山色,渲染了气氛,“泉流”则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它不仅照应了前句的“寒萼”,而且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深处。一个“更”字将泉水源头与眼前所见作了对比,突出了泉水源头的深远。最后一句以议论收尾,既照应了第三句的“更自有源来”,又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