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箔上蚕,暮络车上丝。
结束须成疋,缠绵自有时。

【注释】

箔:织成丝的薄片。络:编结。疋:古代计量长度单位,一匹为一疋,十疋为一乘。缠绵:指连绵不断,比喻情感深厚。时:时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农村看到农民养蚕、缫丝的情景而产生的联想之作。前两句写农民早上看蚕儿上箔,晚上编结车上的丝线;后两句写丝线编完之后,可以成为一匹匹的布帛,但织成布帛的过程却有其自身的规律,即“结束须成疋”,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缠绵自有时”则是说织布过程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去改变它的生长和发育的自然规律。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刻意雕琢,但所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它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强求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往往事与愿违,徒劳无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