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卢仙旧隐踪,三尖平拥玉芙蓉。
寻常烟雾空蒙里,却过溪南见四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这是针对全诗而言的。解答时,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形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最后还要写出对诗歌的评价。
“最忆卢仙旧隐踪”,这句的意思是:我最为难忘的是卢仙隐居的地方。卢仙是传说中的仙人,卢鸿,字允亮,唐朝范阳人。他少年时期就喜欢研究《周易》,二十岁时到终南山学道。唐玄宗天宝年间,应诏供奉翰林,因事得罪而离开长安,游历巴蜀地区。后隐居衡岳山中,自号“嵩山逸士”。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卢鸿在衡山南边的三峰山隐居,直到唐肃宗至德二载才返回长安,从此过上了清苦的隐居生活。卢鸿晚年归隐山林,专心修道,著有《松陵集》。
“三尖平拥玉芙蓉”,这句的意思是: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平展的屏风上托起一朵玉色的芙蓉花。芙蓉即荷花,这里借指山峰。
“寻常烟雾空蒙里,却过溪南见四峰”两句的意思是:在茫茫的云雾之中行走,经过溪水南边才看到四座山峰。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三峰山时所写。三峰山位于衡山南面,为衡山七十二峰之最高峰。诗人在登临三峰山时,面对奇丽的自然风光,不由得想起了卢鸿隐居之地。三峰山上有卢鸿的故居遗迹,因此诗人对卢鸿的生平十分了解。三峰山景色奇特,有“三尖”、“一石插三天”、“五老凌空”等胜景,诗人对此情有独钟,写下了这首诗。
从全诗来看,诗人主要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景物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秀美的环境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安详。首句“最忆卢仙旧隐踪”,以“卢仙”代指卢鸿,表达了诗人对卢鸿隐居地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人用“三尖平拥玉芙蓉”描绘三峰山的壮丽景观,其中“最忆卢仙旧隐踪”、“三尖平拥玉芙蓉”两句是对景物的描写,“寻常烟雾空蒙里,却过溪南见四峰”则是诗人的想象,通过对云雾的描写,表现了三峰山的神秘莫测,也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游览三峰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开门见山,点出诗人对卢鸿这位名士的怀念之情;第二句以生动的语言描写山峰的雄伟壮美;第三句运用夸张的笔法,突出山峰的高远;第四句写行至三峰山南侧时才望见四座山峰。这几句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