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分山林狎楚童,谁从城市觅庞公。
吹笙王子归何处,只想桃源是洞中。
奉次杨主簿军中感怀四首寄康山长宗武
已分山林狎楚童,谁从城市觅庞公。
吹笙王子归何处,只想桃源是洞中。
注释:
- 已分山林狎楚童:已经习惯了与楚地的童子为邻。
- 谁从城市觅庞公:是谁还会在繁华的城市去寻找庞公。
- 吹笙王子归何处:吹笙王子的归宿在哪里。
- 只想桃源是洞中:只想到桃花源才是人间仙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杨主簿军中的生活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理想的追求。首句“已分山林狎楚童”展示了诗人对于与自然为邻的向往,而“谁从城市觅庞公”则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疏离。最后两句“吹笙王子归何处,只想桃源是洞中”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即只有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之地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地方。
诗中的“天门亲下紫泥书,汉武轮台恐不如”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情况的担忧。这种担忧可能源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或是对个人境遇的不安。然而,诗人并未被这种忧虑所困扰,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的心志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对于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哀怜之情。他坚信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感,即使身处困境,也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
《奉次杨主簿军中感怀四首寄康山长宗武》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更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