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平湖舟楫通,水光云气混涵中。
白头浪起无人渡,个个江豚吹北风。
注释:三月的平湖,船楫往来通行无阻,水光云气在天空中融为一体。
白色的浪头高高涌起,没有人能渡过,江豚却一个个地在北风中畅游。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三月的平湖,舟楫往来畅通无阻,水光云气在天空中融为一体。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一幅白头浪起,无人渡江,而江豚却个个吹北风的画面,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三月平湖舟楫通,水光云气混涵中。
白头浪起无人渡,个个江豚吹北风。
注释:三月的平湖,船楫往来通行无阻,水光云气在天空中融为一体。
白色的浪头高高涌起,没有人能渡过,江豚却一个个地在北风中畅游。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三月的平湖,舟楫往来畅通无阻,水光云气在天空中融为一体。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一幅白头浪起,无人渡江,而江豚却个个吹北风的画面,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诗句 第一句:斯文今属斯人,天付东瀛教民。 - 注释: 斯文(指学问和才艺)现在属于这个人,上天赋予了他在东方传授文化教育的使命。 - 赏析: 这句表达了对某人学术或文化成就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具有将知识与智慧传播给世人,特别是东方地区人民的责任感。 第二句:化雨及时功倍,仁风载路治淳。 - 注释: 像春天的细雨及时滋润大地一样,此人所做的善举带来的益处是双倍的
曹仁宪谨荣寿 六言体 其一 闻说香山九老,高年聚会同堂。 自昔名□不朽,至今姓氏犹芳。 惟兹夫子嗣起,足与前人并良。 我辈称觞再拜,冈陵为诵一章。 译文: 听说那香山的九位老人,他们年纪都很大,聚在一起共度时光。 自古以来,他们的名声就不会消失,现在人们依然记得他们的姓名。 只有这个老人继承他们的精神,他足够与前人一样优秀。 我们都来敬酒再拜,为他们的功绩在墓地上吟诵一章节。 注释: 1.
诗句释义: 1. 华灯张筵促弦急,隔帘霜落风吹入。 - “华灯张筵”形容宴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 “促弦”指的是琴弦被急促的弹拨,声音更加响亮。 - “隔帘霜落”描绘了窗外霜气弥漫的景象,暗示季节为深秋或冬初。 - “风吹入”意味着冷风从帘外吹进室内,增添了几分清寒之意。 2. 琴中弹得乌夜啼,啼声夜寒高复低。 - “乌夜啼”是一种乐器名,这里指用琴弹奏出的类似鸟叫声的音乐。 -
祝船词 岸头击鼓人聚蚁,吉日挽船下江水。 新船龙行气势雄,头抢入水尾插空。 篙师跪拜祝船圣,牲纸前陈启神听。 沿江灵庙八十四,闻请齐来共欢庆。 五湖四海道路通,蛟蛇不逢无恶风。 大石低头小石卧,吕梁滟滪轻轻过。 吴粳蜀麻淮海鹾,大商满载黄金多。 年年早归谢神福,酒浇船头赛羊肉。 注释: 1. 岸头击鼓人聚蚁 - 在岸边敲打鼓声聚集人群。 2. 吉日挽船下江水 - 选择吉利的日子,把船只拖下水去。
诗句翻译: 荷叶黄,荷叶青,四月五月风日清。 译文:荷叶是黄色的,荷叶也是青色的,四月和五月的风和日光都是清澈的。 注释:黄,绿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青,蓝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四月和五月,通常指春季,风和日光都是清新的。 越湖女儿颜似玉,隔船窥郎心眼熟。 译文:越湖的女儿容貌像玉石一样美丽,隔着船看郎君,郎君的容貌早已熟悉。 注释:《越女歌》是一首描写越地美女的歌谣,越女即越地的女子
长相思 长相思,乃在青天之外,碧海之湄。 我欲见之望不极,侧身太息涕涟洏。 昔与君别者,驱车临路岐。 车尘向南起,回风吹灭之。 君行遥遥,邈不可持。 含悲蓄愤,郁其累累。 瞻彼出月,弦望有时。 乃靡朝夕,如渴如饥。 落叶飘飖宁返枝,东流之水无还期。 重华一去万里绝,湘江秋竹何离离。 宁为懊恼曲,莫奏长相思。 思长意远君不知,妾心所陈多苦辞。 注释: - 长相思: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注释】 衣带岭: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朝辞桃源溪:早晨离开陶渊明的故乡桃花源。 暮宿衣带岭:傍晚住宿在衣带山的山下。 心同秋水净:心情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澄。 思与群山永:思念和群山永远在一起。 白云松际来:白云从松树间飘来。 日入鸡犬静:太阳落山时,鸡狗都安静了。 苔藓依古垣:苔藓附着在古老的城墙上。 薜萝罥深井:薜萝挂在深井里。 天清露气肃:天空清朗,天气寒冷。 衣袂忽已冷
九日胡孟浩携酒与客登官峰赋此 今日天气肃,我心舒且闲。 美人携碧酒,与客登青山。 矫首思八荒,意适忘险艰。 双流白日下,千室浮云间。 木叶露已黄,泉声亦潺潺。 时序忽若流,但伤游子颜。 鴥彼南飞翼,可望不可攀。 绵绵山下路,逝此何当还。 注释: 1. 今日天气肃:今天的天气晴朗而寒冷。 2. 我心舒且闲:我感到心情舒畅,悠闲自得。 3. 美人携碧酒:美人带着美酒。 4. 与客登青山
我们来分析题目“空城雀 其二”中的关键信息。 1. 关键词解析: “空城雀”:这可能指的是一种鸟类,因其在空城中飞翔而得此名。 “其二”:暗示这是诗的第二部分,或者是对第一部分的续写。 2. 逐句释义与诗句对应: 首句:“空城雀,飞且止。”描述了一只空城中的鸟,它正在飞行,然后又停下了。 次句:“林栖有匹巢有子。”描绘了这只鸟在树林中筑巢、养育后代的情景。 第三句:“分飞不知后生死
注释:空城雀,遭受网罗,翅膀折断头垂下来,憔悴得多了,不能高飞将怎么办。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只空城雀因被捕捉而失去自由、无法高飞的痛苦与无奈。通过“遭网罗”、“塌翼垂头”、“憔悴多”、“不能高飞”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空城雀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自由追求的思考
【注释】 1.潮头:潮水。潮头,指潮水涌起的浪花。卷:冲刷。海门:指钱塘江口的海门山。 2.云开:云散。 3.三山:浙江舟山群岛中最高的岛屿,因形如莲花而得名。 4.射弩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岸的望仙桥南。 【赏析】 这首七绝以钱塘江口为背景写景咏物,是一首富有地方色彩的风景小诗。前两句写江口的潮水和月色,后两句写钱塘江边三座山峰的雪景,意境高远,气象恢宏,颇有气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第一句“林塘蔼蔼净晨晖”,写林塘之景,用“林塘”指代自然风光,“蔼蔼”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净”字表明清晨的阳光明亮、清新。这一句是说林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整个树林,给人一种清新明净的感觉。 第二句“霜落风停叶自飞”
题李遵道幽篁古木图 每爱黄岩笔意妍,苍枝幽竹净娟娟。 清秋翡翠谁能识,碧海珊瑚更可怜。 注释:我非常喜爱黄岩的绘画技艺,画面清新,用笔细腻;画中有苍郁的树枝和幽静的竹子,都显得那么纯洁而美好。秋天的翡翠树叶谁能够识别?在碧海中,那珍贵的珊瑚更是让人难以辨认。 赏析:此诗是赞美画家李遵道的作品。全诗以“每爱”开首,表达对黄岩画艺的赞赏和对作品的喜爱之情。第二句通过描绘树木的形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乡景色,诗意深远。首先,第一句“轻涛暗浪互奔驱”,描绘了湖面的波涛和暗浪交织的情景,给人一种生动而动态的感觉。 接下来的第二句“极浦苍烟澹有无”,则是对远处的湖面景色的勾勒,苍烟四起,湖面仿佛融入了无边无际的天际之中。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湖面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感慨。 第三句“欲采白蘋愁日暮”,则是诗人在描写自己的心境。他想要去采摘那白蘋,但又因为日暮而感到忧愁
杨子江头秋意深,金山下蛰雨云阴。 可怜赴海东流水,不及归人万里心。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长江的尽头,秋天的气息是如此的浓厚。金山脚下,雨水和云气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变化。然而,那些奔赴东海的流水,却无法理解归人心中的万般情感。 这首诗的赏析是: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情感交织的诗作。诗人以杨子江头和金山下的景色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意浓郁的画面。紧接着,诗人通过“蛰雨云阴”这一意象
【解析】 题:为,写。小景:即小画。故人令弟欧阳以诚归会昌:指作者的友人欧阳以诚从会昌返回。 译文:滩口同游的事已成过去,离别后常常怀念书信稀少。可恨江上重逢的那一天,只见一雁渺茫地飞过沧波。 赏析:《题梁叔刚小景赠故人令弟欧阳以诚归会昌》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别情依依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凝炼、自然,富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