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秋水发龙湾,野浪平翻竹沼间。
莫怪巨鱼罾不得,便随龙去若为攀。

闻闻子与池鱼为水所漂赋此以宽其意

闻子:指闻人葓。闻人葓,唐代诗人,字子安,汝南(今河南上蔡)人。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谪到汝州,晚年在汝州去世。《全唐诗》收录其诗2卷。

池鱼:《列子·汤问》中有“夫龙乘于浮云,而黽鱼失其水矣。黽鱼得水而能游,犹土木偶之谓土也。”意为鱼离开水就会死亡,比喻没有自由。

发:指出现。

忽闻秋水发龙湾,野浪平翻竹沼间。

忽然之间,秋天的江水涌出龙湾,野外的波浪翻腾着竹林间的水面。

野浪平翻竹沼间。

野浪,泛指江面或湖面的波浪。沼,水池。

莫怪巨鱼罾不得,便随龙去若为攀。

不要奇怪大鱼被捕,它跟着龙一起游走了。

罾:用竹条等做成的网,用来捕鱼的渔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闻友人闻人葓与池鱼为水所漂之事,即兴而作的一篇寓言小品。

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一句写秋江水涨,第二句写野浪翻滚。“野浪”二字写出了江面、湖面的波浪,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同时“野浪”二字还表现出一种自然无羁的状态和野旷开阔的境界。

第三、四句写闻人葓的处境。“莫怪”一词表明作者对闻人葓的同情之情。“巨鱼”指捕捞者,“罾”(音zeng)即捕捉鱼的网。“罾不得”,意思是说,捕鱼的人不能把巨鱼捕捉住。“若为攀”,意思是说你怎么能攀登上去呢?

最后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议论,指出闻人葓的处境并不可怕,因为闻人葓并不是池中的鱼,而是一条龙,他可以在水里遨游自如,所以不必害怕捕鱼者的捕捞。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龙赋予人的属性,使诗更加生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理性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