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出洞归来晚,月上东厓一丈高。
贪着临流看清影,不知风露湿絺袍。
注释:山人在洞中出走回来的时间已经晚了,月光照耀东边崖壁一丈多高的地方。贪图欣赏流水中的倒影,却不知道自己的衣衫已经被风露打湿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山人出洞归来为线索,将山人出洞、月上东厓、贪赏清影、不知湿衣等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全诗语言平易浅显而富有韵味,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诗人在描写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时,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更加真挚感人。
山人出洞归来晚,月上东厓一丈高。
贪着临流看清影,不知风露湿絺袍。
注释:山人在洞中出走回来的时间已经晚了,月光照耀东边崖壁一丈多高的地方。贪图欣赏流水中的倒影,却不知道自己的衣衫已经被风露打湿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山人出洞归来为线索,将山人出洞、月上东厓、贪赏清影、不知湿衣等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全诗语言平易浅显而富有韵味,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诗人在描写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时,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更加真挚感人。
诗句 第一句:斯文今属斯人,天付东瀛教民。 - 注释: 斯文(指学问和才艺)现在属于这个人,上天赋予了他在东方传授文化教育的使命。 - 赏析: 这句表达了对某人学术或文化成就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具有将知识与智慧传播给世人,特别是东方地区人民的责任感。 第二句:化雨及时功倍,仁风载路治淳。 - 注释: 像春天的细雨及时滋润大地一样,此人所做的善举带来的益处是双倍的
曹仁宪谨荣寿 六言体 其一 闻说香山九老,高年聚会同堂。 自昔名□不朽,至今姓氏犹芳。 惟兹夫子嗣起,足与前人并良。 我辈称觞再拜,冈陵为诵一章。 译文: 听说那香山的九位老人,他们年纪都很大,聚在一起共度时光。 自古以来,他们的名声就不会消失,现在人们依然记得他们的姓名。 只有这个老人继承他们的精神,他足够与前人一样优秀。 我们都来敬酒再拜,为他们的功绩在墓地上吟诵一章节。 注释: 1.
诗句释义: 1. 华灯张筵促弦急,隔帘霜落风吹入。 - “华灯张筵”形容宴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 “促弦”指的是琴弦被急促的弹拨,声音更加响亮。 - “隔帘霜落”描绘了窗外霜气弥漫的景象,暗示季节为深秋或冬初。 - “风吹入”意味着冷风从帘外吹进室内,增添了几分清寒之意。 2. 琴中弹得乌夜啼,啼声夜寒高复低。 - “乌夜啼”是一种乐器名,这里指用琴弹奏出的类似鸟叫声的音乐。 -
祝船词 岸头击鼓人聚蚁,吉日挽船下江水。 新船龙行气势雄,头抢入水尾插空。 篙师跪拜祝船圣,牲纸前陈启神听。 沿江灵庙八十四,闻请齐来共欢庆。 五湖四海道路通,蛟蛇不逢无恶风。 大石低头小石卧,吕梁滟滪轻轻过。 吴粳蜀麻淮海鹾,大商满载黄金多。 年年早归谢神福,酒浇船头赛羊肉。 注释: 1. 岸头击鼓人聚蚁 - 在岸边敲打鼓声聚集人群。 2. 吉日挽船下江水 - 选择吉利的日子,把船只拖下水去。
诗句翻译: 荷叶黄,荷叶青,四月五月风日清。 译文:荷叶是黄色的,荷叶也是青色的,四月和五月的风和日光都是清澈的。 注释:黄,绿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青,蓝色,这里指的是荷叶的颜色。四月和五月,通常指春季,风和日光都是清新的。 越湖女儿颜似玉,隔船窥郎心眼熟。 译文:越湖的女儿容貌像玉石一样美丽,隔着船看郎君,郎君的容貌早已熟悉。 注释:《越女歌》是一首描写越地美女的歌谣,越女即越地的女子
长相思 长相思,乃在青天之外,碧海之湄。 我欲见之望不极,侧身太息涕涟洏。 昔与君别者,驱车临路岐。 车尘向南起,回风吹灭之。 君行遥遥,邈不可持。 含悲蓄愤,郁其累累。 瞻彼出月,弦望有时。 乃靡朝夕,如渴如饥。 落叶飘飖宁返枝,东流之水无还期。 重华一去万里绝,湘江秋竹何离离。 宁为懊恼曲,莫奏长相思。 思长意远君不知,妾心所陈多苦辞。 注释: - 长相思: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注释】 衣带岭: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朝辞桃源溪:早晨离开陶渊明的故乡桃花源。 暮宿衣带岭:傍晚住宿在衣带山的山下。 心同秋水净:心情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澄。 思与群山永:思念和群山永远在一起。 白云松际来:白云从松树间飘来。 日入鸡犬静:太阳落山时,鸡狗都安静了。 苔藓依古垣:苔藓附着在古老的城墙上。 薜萝罥深井:薜萝挂在深井里。 天清露气肃:天空清朗,天气寒冷。 衣袂忽已冷
九日胡孟浩携酒与客登官峰赋此 今日天气肃,我心舒且闲。 美人携碧酒,与客登青山。 矫首思八荒,意适忘险艰。 双流白日下,千室浮云间。 木叶露已黄,泉声亦潺潺。 时序忽若流,但伤游子颜。 鴥彼南飞翼,可望不可攀。 绵绵山下路,逝此何当还。 注释: 1. 今日天气肃:今天的天气晴朗而寒冷。 2. 我心舒且闲:我感到心情舒畅,悠闲自得。 3. 美人携碧酒:美人带着美酒。 4. 与客登青山
我们来分析题目“空城雀 其二”中的关键信息。 1. 关键词解析: “空城雀”:这可能指的是一种鸟类,因其在空城中飞翔而得此名。 “其二”:暗示这是诗的第二部分,或者是对第一部分的续写。 2. 逐句释义与诗句对应: 首句:“空城雀,飞且止。”描述了一只空城中的鸟,它正在飞行,然后又停下了。 次句:“林栖有匹巢有子。”描绘了这只鸟在树林中筑巢、养育后代的情景。 第三句:“分飞不知后生死
注释:空城雀,遭受网罗,翅膀折断头垂下来,憔悴得多了,不能高飞将怎么办。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只空城雀因被捕捉而失去自由、无法高飞的痛苦与无奈。通过“遭网罗”、“塌翼垂头”、“憔悴多”、“不能高飞”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空城雀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自由追求的思考
【注释】石门:地名,在今安徽歙县。细草:指松林中的草。 磊磊:高耸的样子。圆峰:指山峦。削翠瓜:形容山峰的陡峭。 流霞:指晚照的红霞。 【赏析】这首诗是和友人陈宜山居寄示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在歙县石门(今属安徽省)时,与友人陈宜山居。诗中写山居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石门细草落松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山居图景。石门,即石门山,位于皖南歙县。细草,指山中的小草。落松花
注释:江面上吹来的清风吹拂着参差的帆影,可秋风送来了远方的思绪。谁像我这样高情逸致闲适而不觉厌烦呢?我半年里竟三度寄出新诗。 赏析:陈宜山是作者的一位好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横江清吹发参差”“无奈秋风寄远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和一幅充满诗意的抒情画面;“谁似高情闲不厌”则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高情逸致、闲适之态的赞赏。最后一句“半年三度寄新诗”
注释: 伯仲:兄弟,指兄弟之间。 旧家: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名门望族。 学海:泛指学习领域。 新澜:新的波澜,比喻新的学问或成就。 归到:回家。 岩前:山崖前。 春酒:春天酿造的美酒。 梅花:这里特指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予其弟廷享南归时所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首句“知君伯仲旧名家”,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敬仰之情。伯仲一词在中国古代常用来描述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和答陈宜山居寄示四首·其四 青山何日许为邻,愧尔东南漂泊人。 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 注释: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友人陈宜山居生活的羡慕之情。“青山何日许为邻”,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与青山成为邻居,表达出他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亲近自然的心情。“愧尔东南漂泊人”,表示诗人自认为因为生活漂泊不定而感到羞愧。最后一句“纵有桃源堪避世,已无渔子解知津”
诗句释义: - 墨鹰:指墨色的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 - 秋风海上初来日:秋风开始吹拂海上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 - 霜晓林梢独立时:早晨霜白的树林上,鹰独自挺立在梢头。 - 鹏鹗云霄终自得:大雁和老鹰在天空中最终得到了自由和快乐。 - 轩楹绦旋未须期:高高的窗户和门上的带子还没有完全松开。 译文: 秋风吹拂着海面,太阳刚从东方露出笑脸,霜白的树林在清晨显得格外清冷。早晨
【注释】1. 墨鹰:指鹰。2. 五原杀气凭陵急:五原,古县名。杀气,指战乱的杀气。3. 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形似燕子而小。4. 只谩飞:徒劳地飞翔。 【赏析】此诗为咏物诗,通过描绘一只鹰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战争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慨。首句写霜降时丹崖上的树木稀疏,表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次句写这只鹰在寒冷中奋力展翅,形象生动;第三句写五原的战火连绵不断,杀气逼人,暗示了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