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李粗桃故近人,也应无处避埃尘。
春风看尽亭前水,惟有鸥凫不厌频。
【注释】
李:李树。桃:桃花。俗:庸俗。李树、桃花,皆为俗物。“故”字,有“仍然”、“依旧”之意。近人:与人为邻。“埃尘”,尘埃。应:一作“宁”。避:避开。风:春风。亭前水:亭前的池塘或小溪等。鸥:海鸟。凫(fú):野鸭。厌:厌烦。频:次、回。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友人病后,登高远眺,看到春天来临时的景色,感慨于世态炎凉的无奈心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平实,情感真挚。
首句“俗李粗桃故近人”,意思是说世俗中的粗鄙之物依然靠近人居住。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它既揭示了世态的炎凉,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这种不满不是通过激烈的言辞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种平和的态度和一种超脱的视角来揭示的。这种态度和视角,正是诗人所追求的。
第二句“也应无处避埃尘”,承接上句而来,进一步强调世态的炎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再高雅的事物,也难以逃避世间的尘埃。这里的“埃尘”,既指尘埃,又暗喻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炎凉的认识和感慨。
第三句“春风看尽亭前水,惟有鸥凫不厌频”,则是诗人在欣赏春天美景时所产生的联想和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只有鸥凫这两种动物依然如旧,不怕人世间的尘埃污染。这里的“鸥凫”,指的是鸥鸟和野鸭,它们在春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不受世俗的影响。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动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清新,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诗意,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