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出未熹,我兴事晨稼。
莽莽逾广阡,悠悠至山下。
良苗各已实,载穫纷䆉稏。
流泉荫馀亩,束穧归南舍。
柴门日向夕,鸟雀喧已罢。
老翁携壶至,言笑相慰藉。
春作幸有成,明当戒秋社。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农夫在六月晦日下山观稼,归途所见所闻。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六月晦日山下观稼归

  • 译文: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我下山来看庄稼是否已经丰收。
  • 注释:“晦日”指的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几天;“观稼归”是说去看庄稼。

东日出未熹,我兴事晨稼。

  •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还没有完全明亮,我就起床开始做农活。
  • 注释:“东日出”指的是早晨的太阳,“未熹”表示太阳尚未完全明亮。

莽莽逾广阡,悠悠至山下。

  • 译文:广阔的田野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山脚下。
  • 注释:“莽莽”形容田野广阔;“广阡”即宽广的田间小路。

良苗各已实,载穫纷䆉稏。

  • 译文:庄稼都已成熟,收获了很多麦子。
  • 注释:“良苗”指好的庄稼;“已实”意味着已经长成了。

流泉荫馀亩,束穧归南舍。

  • 译文:小溪的水滋润着田地,我带着收获的谷物回到南边的家。
  • 注释:“流泉”指的是流淌的小溪;“荫”是遮蔽的意思。

柴门日向夕,鸟雀喧已罢。

  • 译文: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推开了柴门,鸟儿们已经飞回家了。
  • 注释:“柴门”指简陋的木制门;“喧已罢”意为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已经停止了。

老翁携壶至,言笑相慰藉。

  • 译文:一位老翁提着酒壶来到我家,和他聊天笑着互相安慰。
  • 注释:“携壶”是指携带酒壶;“慰藉”意为提供安慰和支持。

春作幸有成,明当戒秋社。

  • 译文:春天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明天就要准备迎接秋天的祭祀。
  • 注释:“春作”指的是春天的农耕劳动;“幸有成”意味着这次收获很成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农夫对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的自豪感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祭祀的期待。诗中的农夫形象朴实、勤劳,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展现了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