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无道,日杀二伍。凄凄亡臣,是时谁与。父耶兄耶,孰为拯女。
日暮途穷,心宁不苦。倒行逆施,以履强楚。江之广兮漪有芦,丈人安归兮号且呼,父仇不报兮何用我躯。

《伍员歌》,一首明末清初诗人黎彭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哀怨和悲愤的笔触,描绘了楚国王道衰微、臣子无助的凄惨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翻译:

  1. 楚王无道,日杀二伍。:楚王失去了道德,每日里屠杀两位无辜的人。这里通过“无道”和“日杀”两个词,强烈地表达了楚国王权失德、滥杀无辜的社会现象。

  2. 凄凄亡臣,是时谁与。: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中,那些不幸失去生命的臣子们,谁来为他们伸张正义?这里的“凄凄亡臣”形象地描绘了亡国之臣的悲苦遭遇,而“是时谁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无奈和悲哀。

  3. 父耶兄耶,孰为拯女。:在这生死未卜的乱世,是谁能够拯救我这样的亡国之女呢?这里的反问句揭示了诗人在极端困苦中的迷茫和无助。

  4. 日暮途穷,心宁不苦。:当一天结束时,道路变得如此荒凉,我的心境难道不会感到痛苦吗?这句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感受,体现了他对未来命运的深切忧虑。

  5. 倒行逆施,以履强楚。:楚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的统治者采取了逆天而行的策略。这里的比喻深刻指出了楚国内部的政治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导致了国家的危机。

  6. 江之广兮漪有芦,丈人安归兮号且呼,父仇不报兮何用我躯。:长江宽广,水波中芦苇摇曳,一位老人在呼喊。他的父仇未报,为何还要活着?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强调了诗人对于复仇的迫切心情及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通过对《伍员歌》的逐句释义,可以看到诗人黎彭祖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传达出他对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无辜百姓苦难的同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个体悲剧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