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迷尘鞅,空门愧静虚。
心应藏定慧,性自合真如。
礼塔闻金磬,开堂响木鱼。
宰官云可度,吾亦傍僧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佛日》。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觉路迷尘鞅,空门愧静虚。
    觉路迷尘鞅 - 意思是觉悟的道路被红尘所迷惑,如同车轮上的尘土一样难以摆脱。
    空门愧静虚 - 空门指的是佛教的宗教,惭愧是指内心的羞愧和不足。空门中的我因为无法达到内心的静寂而感到羞愧。

  2. 心应藏定慧,性自合真如。
    心应藏定慧 - 心应该保持平静和智慧。
    性自合真如 - 本性应该与真正的佛法相符。

  3. 礼塔闻金磬,开堂响木鱼。
    礼塔闻金磬 - 在寺庙中听到敲击金磬的声音。
    开堂响木鱼 - 在寺庙中听到敲击木鱼的声音。

  4. 宰官云可度,吾亦傍僧庐。
    宰官云可度 - 官员说可以超度死者。
    吾亦傍僧庐 - 我也会在旁边的僧舍居住。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觉路迷尘鞅,空门愧静虚。
心应藏定慧,性自合真如。
礼塔闻金磬,开堂响木鱼。
宰官云可度,吾亦傍僧庐。

注释:
觉路迷尘鞅:觉悟之路被红尘所迷惑,如同车轮上的尘土一样难以摆脱。
空门愧静虚:空门中的我因为无法达到内心的静寂而感到羞愧。
心应藏定慧:心应该保持平静和智慧。
性自合真如:本性应该与真正的佛法相符。
礼塔闻金磬:在寺庙中听到敲击金磬的声音。
开堂响木鱼:在寺庙中听到敲击木鱼的声音。
宰官云可度:官员说可以超度死者。
吾亦傍僧庐:我也会在旁边的僧舍居住。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思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以及对生死的思考。诗中的“觉路迷尘鞅”和“空门愧静虚”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困惑和对佛教空性的理解。诗中的“心应藏定慧”和“性自合真如”则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是通向真理的道路。诗中的“礼塔闻金磬”和“开堂响木鱼”则描绘了佛教寺庙中的宁静场景,以及僧侣们修行的生活。最后两句“宰官云可度,吾亦傍僧庐”表达了虽然外界可能给予解脱的机会,但最终要通过内心的力量来实现自我解脱。整首诗充满了禅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