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山下出,四野坐中看。
缥缈丹霞度,参差绿树攒。
松闻风淅历,竹报日平安。
扫石俱堪坐,羁愁但自宽。
【注释】孤亭:独坐的亭台。下:从山下看。缥缈:形容山水或云烟等轻虚浮动,隐约不清。丹霞:红色的山崖,这里指山。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形容树的高低不齐。淅历:风声细碎、连绵不断的样子。竹报日平安:竹叶随风摇摆发出沙沙声,好像在说“今天很平安”。扫石皆堪坐(jī):打扫干净了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坐下休息。羁愁:被囚禁的愁思,这里比喻羁旅中的愁绪。
【赏析】这首诗作于作者任黄州太守期间的秋天。诗人登高远望,以写景抒情为主。前四句写登上孤亭山远眺所见之景,五、六句写远眺中所闻之声,最后两句写自己因见美景而消除羁愁。此诗写景清新明快,意境深远,语言朴实自然,是一首清丽俊逸的小诗。
首联“孤亭山下出,四野坐中看。”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观景点——孤亭山。孤亭山位于黄冈县城西南,是观赏大别山风光的一个绝佳之处,也是诗人游览的大别山诸峰之一。诗人由孤亭山出发,放眼望去,只见山下四周都是开阔平坦的原野。
颔联“缥缈丹霞度,参差绿树攒。”写远处山峦的轮廓和近处树木的分布情况。“缥缈”形容山势起伏不定,云雾缭绕;“丹霞”指红色山崖;“绿树”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两句既写远景又写近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颈联“松闻风淅历,竹报日平安。”写诗人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淅历”,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竹报日平安”,用竹叶随风摇摆发出沙沙声来比喻竹子像在报告:“今天很平安”一样。这两句写诗人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尾联“扫石皆堪坐,羁愁但自宽。”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诗人坐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眺望远方,心情变得舒畅起来,因为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所以所有的羁绊都消失了。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