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皆观奕,流年总掷梭。
悲欢恒易老,得丧定谁多。
沧海终须变,浮云任自过。
同仇知汝切,无用赋修戈。

【注释】

观奕:观察棋局的变化。

掷梭:织布机上的梭子。比喻时光飞逝。

悲欢恒易老:人生喜怒哀乐都是短暂的,容易消磨人的生命。

得丧定谁多:世间的得失是难以预料的,谁能说得清楚呢?

沧海终须变:大海终究会改变面貌的。

浮云任自过: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自由自在地度过每一天,不受拘束。

同仇知汝切:共同的敌人使你更加感到亲切和重要。

无用赋修戈:不需要用武器保卫自己,因为敌人已经不存在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与林士岩(字岩)共同面对时局动荡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斗志。

开头两句“世事皆观奕,流年总掷梭”,借用围棋的术语“观奕”和纺织机的比喻“掷梭”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围棋是一种策略游戏,每一步都要精心考虑,而纺织则是一梭一梭地织成布匹,两者都充满了变化和节奏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也暗示了对人生变迁的无奈。

诗人转而表达对人生中喜怒哀乐的感受。“悲欢恒易老,得丧定谁多?”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宿命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都是短暂的,无法长久地保持某种状态或拥有某样东西,这种观点带有一种悲观的色彩。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受。

诗人并没有被这种悲观主义所淹没。他在诗中继续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态度。“沧海终须变,浮云任自过。”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最终都会有所改变,就像海总是会变深,而浮云也会随风飘动一样。这里,诗人用“沧海”和“浮云”这两个自然现象来比喻世事的发展和人生的无常,强调了事物总会发生变化,不必过于执着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诗人以“同仇知汝切,无用赋修戈”作为结尾。这里的“同仇”指的是共同的敌人或困境,而“汝”是对对方的亲昵称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林士岩共同面对时局动荡的决心和意志,认为在这种大环境下,无需使用武力去对抗敌人,因为敌人已经不存在了。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时间、人生和时局的描述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对共同敌人的坚定信念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智慧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