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逢之子,艰危记并驱。
只知明得意,未解识穷途。
显晦殊先后,升沉定有无。
至今樽酒外,何地著潜夫。
《感事二首》
《感事二首》,作者张耒,是宋朝时期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诗人的亲身感悟,展现了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世逢之子”,这句诗意味着在岁月流转中,作者经历了许多事情,如同一个旁观者般观察世间的变化。“艰危记并驱”,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的种种艰难险阻时所经历的挣扎与努力。
“只知明得意”,反映了作者在事业上追求成功的心态。然而,“未解识穷途”则揭示了他对于人生旅途尽头的迷茫与不解,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几句诗,更是深入探讨了人性的两面性:“显晦殊先后”,“升沉定有无”。“显晦殊先后”描绘了人们在社会竞争中的不同境遇,有的人早早显露才华,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终其一生。“升沉定有无”则是对人的命运无常的感慨,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难以预测和控制。
最后两句诗,“至今樽酒外,何地著潜夫”,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外界的纷扰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赏析:
《感事二首》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它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艺术表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