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归棹渺,离况迥难舒。
薄宦重于世,耆年久遂初。
家承韦氏学,架美邺侯书。
却喜仪刑近,传经在石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题目。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答少司马陈公二首”是《酬少府裴马周见赠》的标题。诗中“一从归棹渺,离况迥难舒”“薄宦重于世,耆年久遂初”是第一联;“家承韦氏学,架美邺侯书”是第二联;“却喜仪刑近,传经在石渠”是第三联。
【答案】
译文:自从辞官还乡,心情就十分郁闷,离开家乡的惆怅难以排解。做官太轻闲了,我不如世间一般人。年纪大了,终于可以退休了。我家世代相传的是儒家学说,我的学问就像《论语》一样博大精深。很庆幸能接近圣人的榜样,传授儒家经典的事业还在继续。注释:《酬少府裴马周见赠》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是王维对朋友陈公的答谢之词。王维因得罪宦官权臣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他感激朋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陈公的答谢之辞。诗中“一从归棹渺,离况迥难舒”“薄宦重于世,耆年久遂初”。这是说自从辞官回家后,心情十分郁闷,离别家乡的情景更是难以排脱。这两句是说自己因为官场太闲适了,所以觉得还不如一般平民百姓。这两句写出了自己的无奈。“家承韦氏学,架美邺侯书”意思是说我家世代相传的是儒家学说。王维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儒家学术传统,王维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文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尤其是儒家的中庸之道。王维一生淡泊名利,志趣高雅,不事权贵,也不追逐功名利禄,其人格和思想都体现了儒家的理想。“架美邺侯书”中的“邺侯”指魏晋时期的名士、政治家、书法家阮籍。王维自比阮公,意在说明自己虽身处仕途,但内心却像阮籍一样高远,不为世俗所束缚。阮籍有才学,又好老庄之学,崇尚自然。阮籍曾作青白眼来评价人物:“目寄八达,情发三江。目击礼俗之变流,情凄朱紫之中荒。”他常把青眼(表示对人友好)送给嵇康,把白眼(表示对人冷淡)送给阮咸。这就是所谓“青白眼”,后人常用“青白眼”来形容一个人看不起别人或对人态度傲慢。王维用阮籍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庙堂之上,心却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累。“却喜仪刑近,传经在石渠”的意思是很高兴你身边有很多有学识的人,你的学问可以在石渠阁流传下去。“仪刑”指效法,这里是引伸为学习的意思。“石渠阁”是汉代藏书的地方 。“却”、“喜”二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