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双鲤傍江干,三径如同仲蔚看。
佩以蕙兰芳泽远,诗成珠玉夜光寒。
人从斗色知龙剑,君为鸥盟恋鹖冠。
愧我浪游虚岁月,东篱犹负落英餐。
寄答张山人
何来双鲤傍江干,三径如同仲蔚看。
佩以蕙兰芳泽远,诗成珠玉夜光寒。
人从斗色知龙剑,君为鸥盟恋鹖冠。
愧我浪游虚岁月,东篱犹负落英餐。
注释:
- 何来双鲤傍江干:何来?如何得到?双鲤,指鲤鱼,古代书信常用鲤鱼作为传递信息的象征。傍江干,靠近江边。
- 三径如同仲蔚看:三径,泛指三条小路或庭院。如同仲蔚看,就像仲蔚曾经看到过的一样。
- 佩以蕙兰芳泽远:佩,动词,佩戴。蕙兰,指香草,常用作象征高洁的植物。芳泽远,香气四溢,名声远扬。
- 诗成珠玉夜光寒:珠玉,比喻珍贵的物品,如珍珠、玉石。夜光寒,指月光下闪闪发光,寒冷之意。
- 人从斗色知龙剑:斗色,形容颜色鲜明,犹如战斗时的刀剑一般。龙剑,象征权力和尊贵。
- 君为鸥盟恋鹖冠:君,指诗人自己。鸥盟,指与鸥鸟结伴的友情。恋鹖冠,指留恋鹖鸟的羽毛。
- 愧我浪游虚岁月:愧,羞愧,惭愧自己虚度年华。浪游,漫无目的的流浪生活。
- 东篱犹负落英餐:东篱,指东边的篱笆旁,这里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负,承担,承受。落英,指落花,比喻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何来双鲤傍江干”巧妙地运用了双鲤这个意象,象征着书信往来的信息传递和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次句“三径如同仲蔚看”则通过描绘三条小路的景色,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至六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