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何年化巨鳌,南山千仞对城高。
悬车密拥蓬三径,浮苇时航水一篙。
竹坞云来歌并遏,松厓风入酒俱涛。
初疑桂树能招隐,去后翻成倚醉逃。

诗句翻译:东海何时化巨鳌,南山千仞对城高。

译文解释:东海的海水何时变得如此汹涌,如同一只巨大的巨鳌,山峦高耸入云,仿佛与城市齐平。

关键词注释:

  1. 东海:指的是中国东部的海域,古代文献中常用来象征国家或地区的广大和辽阔。
  2. 化巨鳌:描述大海如何变化,如同一只巨大的巨鳌(神话中的生物)出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壮观。
  3. 南山:指代位于城市之南的山脉。
  4. 千仞:形容山峰极高,一仞为八尺,千仞则表示极高的高度。
  5. 对城:面对城墙,意味着山峰直插城市之中,突出其险峻的特点。
  6. 浮苇:指在水面漂浮的芦苇或苇叶。
  7. 水一篙:用篙测量水面深度,一篙代表一定的长度,这里指通过测量确定船只行驶的水域。
  8. 竹坞:竹林环绕的小山谷。
  9. 歌并遏:歌声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形容环境优美。
  10. 松厓:松树林边的悬崖。
  11. 风入酒俱涛:风声与饮酒声交织成海涛声,表现饮酒时的豪放气氛。
  12. 桂树:常用于比喻贤人隐逸之地或长寿的象征。此处可能暗示寻找一种理想生活的意境。
  13. 去后翻成倚醉逃:离开原地后感到失望或逃避现实,形容情绪的变化。
  14. 倚醉逃:依靠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情感,避免面对不愉快的现实。
  15. 诗作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向往的情感。诗人通过对东海、南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境界追求的一种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