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
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
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

这首诗是宋代黄勉斋先生的《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黄勉斋先生及其后代的敬仰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首

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

  • 丛祠水石:指的是祠堂周围环境优美,水石环绕。
  • 郁森森:形容树木茂密,景象幽深。
  • 儒宗:指儒学的宗师或领袖人物。
  • 擅士林: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

  • 俎豆: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器具,象征祭品。
  • 陪秩祀:陪同进行祭祀活动,表示尊敬和纪念。
  • 衣冠:这里指文人士大夫的服饰,代指文人学者。
  • 徽音:美好的名声或传统。
  • 千载:千年的时间。
  • 续徽音:延续着美好的声誉或传统。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

  • 奉尝:恭敬地献上食物,以表达敬意。
  • 家声:家族的声望或传统。
  • 绳武:继承先辈的事业或技艺。
  • 世泽:世代相传的恩惠或恩典。
  • :深厚,长远。

第二首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

  • 同第一首,重复了前两句的内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黄勉斋先生及其后代的诗歌。通过描绘丛祠水石的幽深景象以及儒家学者的崇高地位,展现了黄勉斋先生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诗中的“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表达了对黄勉斋先生家学渊源和传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勉斋先生后代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