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
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
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

【注释】:

诞日答为寿者二首

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

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

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生日的祝贺之作。

前四句诗中,“壮气销来负镆干”中的“壮气”指的是豪迈的气概,“销”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消磨、丧失,“负镆干”指的是背弃正义,与敌人同流合污。诗人在此处表达的是他对于友人丧失正义、背叛国家的行为的愤慨。

接下来的“许多心事寄毫端”,其中的“许多心事”,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担忧,而“寄毫端”则是指将这种心事寄托于文字之中。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中的“白社”指的是清廉正直的官员,“青门”则是东汉时的东城门,这里指的是长安城的东门。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他对友人放弃清廉正直的生活,选择堕落为官的不满和失望。

后四句诗中,“末路祗怀丛桂隐”,其中“末路”指的是人生的道路走到尽头,“祗”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只是、仅仅,“丛桂隐”则是指隐居山林的贤士。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友人只关心个人利益、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不满。

“秋风又美落英餐”,这里的“秋风”象征着秋天的收获季节,而“落英”则是指落下的花瓣。诗人在此表达的是他对友人只顾享受个人生活、不顾国家利益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中,“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其中的“苍生”指的是百姓,“贤哲”指的是有才能有见识的人,“东山有谢安”则是指东晋时期的谢安,他曾经隐居东山,但后来被召回朝廷任职。诗人在此表达的是他对友人只顾个人利益、不顾百姓疾苦的不满,同时他也自比谢安,认为自己也有类似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杜甫对友人的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