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相逢笑语温,那知此别正销魂。
低眉自悔腰恒折,缄口宁夸舌尚存。
思过未开延寿阁,离群将署翟公门。
远书谩带烟霞色,始信山林道愈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54年(天宝三载)所作。当时,李白因受到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流放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我们来看第一句“忆昨相逢笑语温”。这里的“忆”字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相逢笑语温”则描绘了两人之间温馨、愉快的对话场景。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人常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第二句“那知此别正销魂”。这里的“此别”是指与友人的别离。而“正销魂”则形容了作者离别时的悲痛心情。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魂牵梦萦”,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思念,无法割舍。
第三句“低眉自悔腰恒折”。这里的“低眉”意味着低头沉思,“自悔腰恒折”则是说自己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这句诗反映了李白对自己才能有限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第四句“缄口宁夸舌尚存”。这里的“缄口”意味着闭嘴不言,“宁夸舌尚存”则是说自己虽然言辞犀利,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句诗表达了李白谦虚谨慎的品质,以及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第五句“思过未开延寿阁”。这里的“思过”是指反思过错,“未开延寿阁”则表示自己尚未改正错误或弥补过失。这句诗反映了李白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始终没有松懈对自己的要求。
第六句“离群将署翟公门”。这里的“离群”意味着远离世俗,“将署翟公门”则表示自己即将担任官职,进入官场。这句诗表达了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权力的追求。
第七句“远书谩带烟霞色”中的“远书”是指远方的信使,“漫带烟霞色”则表示信使带来的信件带有山间云雾般的颜色。这句诗通过描写书信的颜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八句“始信山林道愈尊”则是说自从离开官场后,才真正懂得了隐居山林的重要性。这里的“山林道”指的是隐居山林的生活,“愈尊”则表示这种生活方式更加高尚。这句诗反映了李白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自己的反省和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展现了李白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和隐居两种生活方式的看法和选择,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