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阴阳羁旅泊,天涯泉石梦郊居。
红尘再拟看花会,白社初抛种树书。
适越有怀探禹穴,浮江无用吊三闾。
春来依旧王孙道,芳草东风不负余。
注释:
取道浙江行,正值岁暮时分。
岁末时节阴阳羁旅漂泊,在天涯的泉石之间梦中居住。
再想红尘中的花会,白社初抛种树之书。
去越地有怀探访禹穴,浮江无用吊三闾。
春天到来依旧王孙之路,芳草东风不负余情。
译文:
行走在浙江的道路上,恰逢岁末之时。
岁末时节阴阳羁旅漂泊,在天涯的泉石之间梦中居住。
再想红尘中的花会,白社初抛种树之书。
前往越地有怀探访禹穴,浮江无用吊三闾。
春天到来依旧王孙之路,芳草东风不负余情。
赏析:
这首诗以“取道浙行值岁方暮”开篇,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浙江道路上的情景,正值岁末之时。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他感到自己在天地间如同羁旅之人,漂泊不定;而在天涯的泉石之间,他又如同梦中之人,居住在自己的梦境之中。这种漂泊不定与梦境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人又想到了红尘中的事物,如花会、种树之书等。这些事物都代表着人间的美好,但诗人却无法享受其中的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诗人转向了越地的探访。他想去越地看看那神秘的禹穴,也想去浮江看看三闾大夫的遗容。然而,这些都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诗人已经失去了对现实的追求。
诗人回到了王孙大道上,看到了春风吹动下的芳草。这里的“王孙道”指的是通往王城的大道,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芳草东风”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发。尽管道路漫长且艰难,但春天的气息仍然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这也反映了诗人虽然失去了理想和抱负,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行走在浙江道路上的情景,以及他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