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理棹下扬州,葭菼离离满目秋。
却笑此身非跨鹤,又将时序会牵牛。
弟兄海内希长合,萍梗天涯不自由。
二十四桥今夜月,箫声谁与伴维舟。
七月六日舟过广陵别同行诸子并柬庞与虔明府
相从理棹下扬州,葭菼离离满目秋。
却笑此身非跨鹤,又将时序会牵牛。
弟兄海内希长合,萍梗天涯不自由。
二十四桥今夜月,箫声谁与伴维舟。
诗句释义
- “相从理棹下扬州”:诗人与友人一起在扬州乘船游览,享受着水乡风光的宁静美丽。
- “葭菼离离满目秋”:形容秋天景色,蒹葭和荻草茂密成片,给人一种清新而又萧瑟的感觉。
- “却笑此身非跨鹤”: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诗人却感到自己不能象传说中的仙人那样飞升而去。
- “又将时序会牵牛”:暗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似乎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青春和梦想。
- “弟兄海内希长合”:表达了对长久相聚的渴望,尽管兄弟相隔甚远。
- “萍梗天涯不自由”:描述了漂泊在外、无法安定的生活状态,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二十四桥今夜月”:提及了著名的二十四桥夜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 “箫声谁与伴维舟”:以箫声作为陪伴,表达了对朋友或爱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
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卢龙云在一次舟游扬州时的感怀之作。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体验。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则是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