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漂泊始龙城,岁月长悬旧友生。
拙宦积薪殊未达,故人怀璞晚初成。
比年抚字能为政,阖郡循良并有声。
问讯江头曾种柳,并州他日总多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王孝廉和刘司理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风尘漂泊始龙城,岁月长悬旧友生。
拙宦积薪殊未达,故人怀璞晚初成。
比年抚字能为政,阖郡循良并有声。
问讯江头曾种柳,并州他日总多情。
第一句“风尘漂泊始龙城”,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形容自己如同飘泊不定的尘埃,从遥远的城市来到龙城。”风尘”指的是旅途中的尘土和风尘仆仆的形象。”漂泊”则表明诗人的旅途是无定所的,可能历经艰辛。”始”字强调了这是初次踏上龙城的旅程,而”龙城”通常指代繁华的城市或重要的中心地带。
第二句“岁月长悬旧友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岁月长悬”意味着时间长久悬挂,无法放下。”旧友生”指的是老朋友,这里用“生”字表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拙宦积薪殊未达,故人怀璞晚初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拙宦”指的是不擅长或能力不够的官位。”积薪”比喻官场生涯如同堆积起来的柴火,难以攀登或达到高远的境界。”殊未达”意味着未能成功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怀璞”则是指拥有才华却未被发现。”晚初成”则暗示了虽然起步较晚但终于有了成就。
第五句“比年抚字能为政,阖郡循良并有声。”赞美了当地官员的政绩。”比年”指的是连续几年,”抚字”是指治理百姓,”能为政”表示能够妥善处理政事。”循良”则是指官员们遵循良好的道德标准进行治理。”并有声”意味着这些官员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誉。
第六句“问讯江头曾种柳,并州他日总多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问讯”意味着向远方的人致以问候,询问对方的近况。”江头”可能指的是一个与朋友离别的地方,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曾经居住或旅行过的地方。”曾种柳”指的是以前在某个地方植下柳树,这可能象征着友谊或回忆的开始。”并州”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并州地区,现在一般指山西太原市一带。”他日”则是指未来的日子。”总多情”表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像朋友一样的朋友,并且保持真挚的感情。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无奈。通过对风尘、岁月、拙宦、故人等词汇的运用,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