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乔木出云岑,翠柏干霄始十寻。
直干栽培根已厚,高枝雨露沐逾深。
岁寒并茂惟松径,地近连芳有桂林。
若比汉家梁作咏,何如中谷自清音。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植物的诗,通过对柏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寓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之坚韧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苍苍乔木出云岑”,这里用“苍苍”形容树木高大茂密,“乔木”指高大的树木,“云岑”则是指云中或山巅,整体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柏树景象。接着,第二句“翠柏干霄始十寻”,描述了柏树的高度,以及其枝叶茂盛的程度。这两句通过描绘柏树的高远和茂盛,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三句“直干栽培根已厚”,则是对柏树根部的描述。“直干”指的是柏树的主干挺拔,“栽培”则暗示了这些主干是由根部支撑起来的。这里的“根已厚”可能意味着柏树已经扎根深厚,生命力旺盛。
第四句“高枝雨露沐逾深”,则是对柏树高高枝头的描绘。“雨露”象征着滋润和恩泽,“沐逾深”则表示这些枝头受到的滋润非常深重,可能暗示了柏树在风雨中依然坚韧生长。
第五句“岁寒并茂惟松径”,是对柏树特性的进一步描绘。“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并茂”则是说柏树和其他植物一样,在冬天也能保持繁茂。这一句可能是在强调柏树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生机的特性。
第六句“地近连芳有桂林”,则是对地点的描写。“地近”可能指的是靠近某种水源或土壤肥沃的地方,“连芳”则是指花草香气四溢,“桂林”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是用来象征这个地方的美丽和富饶。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
最后一句“若比汉家梁作咏”,是与前文进行比较,引出诗人的观点。“若比”是假设的意思,“汉家梁”可能是指汉朝的建筑物,“咏”则是诗歌的体裁,这里可能是在比较柏树和汉代建筑的价值。诗人可能是在表达柏树虽然不如古代建筑那么雄伟壮丽,但在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顽强的生命力方面,却有着无法比拟的美。
最后一句“何如中谷自清音”,则是诗人对于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评价。“何如”是疑问词,“中谷自清音”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创作的内容或者风格,与柏树的清音相映成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柏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之坚韧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