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
影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
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
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

诗句一:

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

译文:
几枝繁花掩映着溪桥,灿烂的红色花朵低垂着在空旷中显得格外醒目。

赏析:
此句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景象,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桃花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俯泬寥”一词增添了几分空灵、宁静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溪边,感受那一抹绚烂的春光。

诗句二:
影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

译文:
花瓣轻轻摇曳于流水之上,好似锦缎一般;桃花艳丽地绽放在石柱上,胜过了晚霞的光彩。

赏析:
通过“映”、“胜”等词的使用,诗人不仅形容了桃花与水的互动之美,也表达了对自然景物之间相得益彰关系的思考,展现了桃花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妙图景。

诗句三:
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
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

译文:
随着小径的延伸,船只可以驶向远方;沿着溪流寻找洞穴,距离并不遥远。经过此地,可以停下脚步欣赏美景;何必因为一片片桃花而感到遗憾呢?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欣赏桃花之余,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以及在自然中找寻心灵慰藉的平和心境。诗人通过描绘游人与桃花之间的互动,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诗句四:
岁岁桃花满坞开,花明遍映讲经台。
未愁红雨催春去,要为金仙献果来。
涧道东风非梓泽,石桥流水似天台。
何当剩种瑶池核,不用凡根取次栽。

译文:
每年桃花都会盛开,美丽地装点着整个山坞;花海中,讲经台上的佛音清晰可闻。不必担心春天匆匆离去,我们还要为仙人奉献甜美的果实。涧中的风不是梓泽之风,石桥下的水像天台之水。何不在瑶池中留下一颗桃核,不必从凡间随意取种。

赏析:
此段诗意在赞美桃花的美好及其带来的祥瑞之感,同时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寓意着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洁,不被外界的物质所迷惑。

诗句五:
吴城十万户,隙地可桃花。
接叶团清露,疏窗影绛霞。
读书忘岁月,学圃是生涯。
错认迷津处,升堂小径斜。
路转青山曲,地暖留青春。
昔闻千树桃,香艳红氤氲。
游子想神仙,花下啼鸟驯。
于今空蔓草,况复种桃人。
唯应坞中月,清光无故新。
卜地聊栖趾,成溪自不言。
秪疑阊阖里,遥接武陵源。
生长桃花坞,不识桃花树。
试问玄都人,已是春光暮。
龙门万年树,潘县一丛花。
多少迷津客,皆因恋物华。

译文:
吴城的居民有十万之多,即使是最狭小的地方也能见到桃花。树叶相接如同团簇起的露珠,透过窗户映照出的阳光如绛色霞光。读书让人忘记了岁月的流逝,学习园艺就是一生的职业。迷失在岔路口上,只能看到小径曲折前行。山路弯弯曲曲,温暖的气息使得春天得以留存。曾经听说过有上千棵桃树遍布的村庄,那里的桃花色彩艳丽芬芳。游子的心里总是向往那些鸟儿在树上欢快鸣叫的地方。如今只有野草生长,又怎能有桃树种植的人呢?我猜测应该是桃花坞中的月亮,它的清新光辉始终如新。只是随便选了个地方栖息下来,溪水潺潺流淌却不曾提及。只怀疑那是通往神仙居所的路径,它与通往人间世界的武陵源相隔遥远。生长在桃花坞里的人们,甚至可能都没有见过桃花树的模样。询问那些知道答案的人吧,已经是春天将尽的时候了。有如龙门万年的古树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又有潘县那一丛丛美丽的花朵。有多少迷路的人因为迷恋这些美好的事物而无法自拔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