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梦寐中,绎思徒切渺音容。
兴门陈寔言谁授,刻木丁兰念却同。
大孝偏能天地感,深思如藉鬼神通。
仪刑只合依遗像,念祖应知泽未穷。
【注释】
(1)六十年来梦寐中:六十年,言其长久。
(2)绎思徒切渺音容:思考思念的深切,只因为音容已逝。
(3)兴门陈寔言谁授:陈寔(chénshì),字仲弓,东汉时为太傅。他的儿子陈纪曾问他父亲:“父亲您是怎么知道儿子有德行的人呢?”陈寔回答:“我听别人说你小时候就十分好学,现在又如此孝顺,所以知道。”
(4)刻木丁兰念却同:刻木为像,以寄托哀思。
(5)大孝偏能天地感,深思如藉鬼神通:最大的孝心能够感动天地,深深的思念就像通过鬼神而传递一样。
(6)仪刑只合依遗像:仪刑,即表率。仪刑只合依遗像,意思是应该依照先贤的遗像行事。
(7)念祖应知泽未穷:想念祖宗的人应当知道恩泽还没有用完,也就是子孙无穷尽的意思。
【赏析】
《题傅侍御俨思录二首序见五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此诗表达了对亡故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生前所做贡献的肯定。
这首诗的前两句“六十年来梦寐中,绎思徒切渺音容”,描述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长时间的梦中都深深地思念着他们,思考着他们的形象和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兴门陈寔言谁授,刻木丁兰念却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陈寔是汉代的一位名臣,他曾说过“吾闻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积累的人必定有福报,不善于积累的人必定有灾祸。诗人引用这句名言,表达了自己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他认为亡故亲人生前的善良行为,已经为他们留下了福报;而他们的不幸遭遇,也是因为他们生前没有做好积累善行的准备。因此,诗人在思念亡故亲人的同时,也对他们生前的行为表示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大孝偏能天地感,深思如藉鬼神通”,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大孝”指的是对父母的孝敬,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诗人认为亡故亲人生前的孝顺行为已经感动了天地,使得他们的精神和品德得以传承。而他们的深思和敬仰,也如同借助了鬼神之力一般,使他们的精神得以永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对亡故亲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仪刑只合依遗像,念祖应知泽未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仪刑”是指表率、榜样的意思。诗人认为应该依照亡故亲人的遗像行事,以此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他也相信亡故亲人的精神和恩泽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会继续延续下去,影响和激励后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亡故亲人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亡故亲人的回忆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他们生前行为的肯定。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