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阁峥嵘已劫灰,倚阑愁立独徘徊。
王侯第宅皆新主,内史文章祗废台。
诗句乱随青草发,绮罗留作野花开。
但将酩酊酬佳节,鸟度云移落酒杯。

【诗句解释】

故阁:昔日的宫殿。峥嵘:高大的样子。劫灰:战争或灾害后留下的残砖断壁。倚阑:靠在栏杆上。独徘徊:一个人在栏杆边来回走动,形容愁思难解。王侯第宅皆新主:过去的贵族豪门都已变成了新的统治者。内史文章祗废台:过去朝廷中的文官已被废弃,只剩下一些闲散的官员。绮罗:指华丽的衣服。野花开:野草开出了花,形容繁华落尽。酩酊:喝得醉意朦胧的样子。酬佳节:为节日而饮酒作乐。鸟度云移:鸟儿飞过天空,云朵在飘动。落酒杯:倒掉空杯中的酒,表示欢乐已过。

【译文】

曾经巍峨壮丽的宫殿如今已经沦为废墟,我站在楼上凭栏远眺,独自地徘徊不已。那些昔日的王侯贵戚都已经变成了新的统治者,朝廷中原来的文官都被废除不用,只有一些闲散的官员还留在朝堂上。那些华丽的衣饰和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废弃不用,只留下一片荒芜。我只好借酒消愁,为节日的快乐而饮酒作乐。鸟儿飞翔在天空,云彩在飘动,好像它们在嘲笑我的无谓悲伤。我把酒杯一饮而尽,庆祝节日的喜悦已经过去了。

【赏析】

《秋日登丛台集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中描绘了他登上丛台时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联想和感慨。丛台,位于今河南濮阳县西南,相传是春秋时卫文公所建,因有高台而得名。这首诗写于天宝三载(744)秋天,当时杜甫由华州司功参军转任左拾遗。他离开华州赴任,途中经过濮阳,登上丛台,看到眼前荒凉景象,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故阁峥嵘已劫灰,倚阑愁立独徘徊”描写了诗人面对荒废的宫苑时的感慨。诗人登上丛台后,发现这里已是破败不堪,一片荒凉的景象。这种荒凉的景象让他感到深深的忧伤。他站在那里,久久不能自拔,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颔联“王侯第宅皆新主,内史文章只废台”进一步描绘了他对现状的感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贵族豪门现在已经都成为了新的统治者,而朝廷中原来的文官也都被废除不用,只留下一些闲散的官员还在朝堂上。这让诗人想起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才华和抱负都被埋没在这里,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颈联“乱随青草发,绮罗留作野花开”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原本华丽精致的衣饰和优美的诗文都已经废弃不用,只能留在这里成为杂草中的一抹色彩。这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也让人对曾经的繁华感到惋惜。

尾联“但将酩酊酬佳节,鸟度云移落酒杯”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他只能借酒消愁,为节日而饮酒作乐。然而,鸟儿飞过天空,云彩在飘动,仿佛都在嘲笑他的无谓悲哀。他把酒杯一饮而尽,庆祝节日的喜悦已经过去了。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深刻,既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又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