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林逗月照中闺,露湿凉天极望迷。
题寄远书逢雁度,绣成新恨彻猿啼。
凄悲夜笛风传坐,乱散秋萤草满堤。
溪绕路长程倦马,鸡声几听卧楼西。

次和邓司谏闺怨四首春怨

低林逗月照中闺,露湿凉天极望迷。

题寄远书逢雁度,绣成新恨彻猿啼。

凄悲夜笛风传坐,乱散秋萤草满堤。

溪绕路长程倦马,鸡声几听卧楼西。

注释:

  1. 低林逗月照中闺:低矮的树林映照着月亮,照亮了女子的卧室。逗,引。
  2. 露湿凉天极望迷:清晨的露水湿润了凉爽的天空,让人在远处看得很模糊,视线不清晰。极望迷,极目远眺而视线模糊。
  3. 题寄远书逢雁度:题写信件寄托远方,却遇到了大雁飞过。题,书写的意思。寄,寄送。
  4. 绣成新恨彻猿啼:用线绣成的衣物里包含了新的哀愁,直到猿猴的叫声传来才被打断。彻,穿透、贯穿。
  5. 凄悲夜笛风传坐:夜晚,凄凉悲伤的笛声随风飘荡,一直传到女子的坐席上。坐席指座位,这里指坐着的人。
  6. 乱散秋萤草满堤:秋天的萤火虫漫天飞舞,草丛已经覆盖了道路。乱散,杂乱分散。
  7. 溪绕路长程倦马:溪流环绕着漫长的路,让劳累的马匹感到疲倦。
  8. 鸡声几听卧楼西:听着鸡叫声,几次听到在楼房西边的窗前。几,多次、屡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独自生活的寂寞与无奈。诗的第一句“低林逗月照中闺”以低矮的树林为背景,映照出女子的卧室,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第二句“露湿凉天极望迷”,则是通过露湿的天气和朦胧的视线来描绘女子在清晨时对远方的思念。第三句“题寄远书逢雁度”则表达了女子想要将书信寄托给远方的情人,却又因为遇到鸿雁而过而未能如愿的惆怅之情。接下来的几句都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女子的内心感受,从月光下的露水到秋风中的萤火虫,再到远处传来的鸡鸣声,都反映了女子孤独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溪绕路长程倦马”,更是直接点明了女子的生活状态——长途跋涉的劳累让她感到疲倦。整首诗以女子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