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
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注释: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沙堤横玉

引沙堤:指从壶山流来的溪水,经过人工引导,在山下形成一条长长的堤岸。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一百条山泉水从峡谷中流出,汇成一片汪洋,流向壑谷,依然回旋徘徊。

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已经知道学海无边无际,最终都能达到,但要懂得,灵源就在此处,是通向学问的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壶山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壶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到达知识的海洋;而要想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就必须从源头开始,即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诗中的“引沙堤”,指的是从壶山流下来的溪水,经过人工引导,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堤岸。这里的“百道”并非实数,而是形容溪水之多,水流湍急,声势浩大。而“汪洋赴壑”,则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流向,它如同大海一样,汹涌澎湃,直奔壑谷而去。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水都已经流入壑谷,但它们仍然会回旋徘徊,这正像是人的思想,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但仍然会有疑惑和困惑,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诗的最后一句“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则是作者对于学习的态度和看法的阐述。他认为,学习就像寻找灵源一样,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学问,才能算是达到了学习的终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即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