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浮来海上槎,寻源此地若为家。
常邀夜月沧波外,大有辉光照荻花。

【注释】

壶山: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南,有十景。引沙堤横玉:指引潮河上建的石堤。横玉:即横江闸。引潮河水从钱塘江流入甬江河口,经横江闸入海,使海潮涨落时能引江水倒灌钱塘江口,以减轻潮水的冲击力。槎(chá):槎头为圆,形似船。

【赏析】

此诗是寄题壶山十景之作。诗人先以“何处浮来海上槎,寻源此地若为家”开首。“槎”指木排或竹筏。这两句意思是说,不知是从哪儿来的木筏,漂流到这儿来了。诗人要问它从何方来,为什么来到这儿呢?诗人对这木筏的由来很感兴趣。“常邀夜月沧波外,大有辉光照荻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常常邀请夜晚的月光流泻在沧波(大海)以外,大放光彩,把荻花照得更加明亮。诗人对这一景象也感到高兴。

这首诗写于公元1036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这一年秋,诗人因作《书湖阴先生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曾游览过杭州附近的壶山。这首诗大约就是这时写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