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阴云蔽,狂飙暮凌乱。
清露忽凝霜,卉木皆雕换。
扰扰锥刀子,营营等血汗。
中夜起彷徨,持筹有遗算。
道路多苦辛,豺虎复为患。
念此羁旅人,如何不长叹。

【注释】

  1. 感时:感慨时光。二首:两首。这里指《咏史》诗。
  2. 四野:四方田野。
  3. 阴云蔽:阴云遮蔽了天空。
  4. 狂飙:猛烈的风。暮凌乱:傍晚时天地一片混乱。
  5. 清露:晶莹的晨露。
  6. 卉木:花草树木。
  7. 雕换:凋谢、枯萎。
  8. 扰扰:纷乱的样子。锥刀,比喻小官。
  9. 营营:勤苦的样子。血汗,辛勤劳动的汗水。
  10. 持筹有遗算:拿着筹码(古代计算工具)还多算着计谋。
  11. 道路:指仕途。苦辛,指艰难困苦。
  12. 豺虎:比喻邪恶势力。为患,作恶作乱。
  13. 念此羁旅人:想到我这个在外做官的游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公元757年)所作,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隐居,写此诗以自抒忧愤。
    “四野阴云蔽,狂飙暮凌乱”,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阴云密布,狂风大作的傍晚景象,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和遭遇。
    “清露忽凝霜,卉木皆雕换”,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清晨的露珠凝结成了霜,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草木都变得凋零枯败。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扰扰锥刀子,营营等血汗”,这两句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这里的“锥刀”指的是小官,而“营营”则是形容人们忙碌的样子,如同在血汗中挣扎求生一般。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以及人民所承受的痛苦和苦难。
    “中夜起彷徨,持筹有遗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徘徊的情景。他手持筹码(一种古代计算工具),心中却在思索着更多的计策和计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道路多苦辛,豺虎复为患”,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道路之上布满了艰辛和困苦,而那些豺狼般的恶势力又开始肆意作恶,危害百姓。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人民的无助和绝望。
    “念此羁旅人,如何不长叹”,这两句诗则总结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他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在外做官的游子,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怎能不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个人的渺小呢?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感慨,也是他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