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棱双节称王母,此日陈情先念祖。
陟屺仍怀圣善人,燕喜俱难方颂鲁。
匡岳彭湖间气钟,妇姑先后禀将同。
节操承家自不改,贻翼于今未有穷。
黄鹄歌残天渺渺,鸾书欲下恩多少。
三釜犹怀风木思,六珈已恨堂萱老。
手植庭槐喜独存,欲报春晖未敢言。
骅骝志尚堪千里,乌鸟情终逮九原。
财赋东南随物力,早夜持筹裕经国。
岂同榷利计征求,只为明庭佐规画。
能诗水部本通才,宦业中朝更远哉。
叠有纶恩荣里闬,依然宝婺映中台。

棱棱双节称王母,此日陈情先念祖。

释义:棱棱的双节象征着王母娘娘,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她首先想到了祖先。

注释:棱棱——形容双节的形状。王母娘娘,这里指的是王母娘娘。陈情——表达自己的哀思或请求。先念祖——首先想到祖先。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

陟屺仍怀圣善人,燕喜俱难方颂鲁。
释义:登上高冈仍然怀念着圣人善良的人,燕喜之事都难以比拟颂扬鲁国。
注释:陟屺——登高远望。圣善人——圣人善良的人。燕喜——喜庆之事。方颂鲁——可以颂扬鲁国(指春秋时期的鲁国)。
赏析:诗人通过对先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圣人善良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比较自己的喜悦与颂扬鲁国的喜悦,强调了先人的高尚品质对自己的影响。

匡岳彭湖间气钟,妇姑先后禀将同。
释义:匡岳彭湖之间孕育着贤良,妇女和公婆相继秉承着同样的德行。
注释:匡岳——指匡庐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彭湖——指彭蠡湖,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间气钟——指贤者所钟爱之地。妇姑——指妇女和公婆。禀将同——指妇女和公婆相继秉承着同样的德行。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匡岳彭湖之间的环境,赞美了贤者所钟爱的地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妇女和公婆相继秉承着同样德行的赞赏之情。

节操承家自不改,贻翼于今未有穷。
释义:节操继承家族而始终不改,留给后代的恩泽无尽无止。
注释:节操——指坚守的原则和操守。承家——继承家族。贻翼——留给后代。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坚守,以及对留给后代的恩泽无尽的期许。

黄鹄歌残天渺渺,鸾书欲下恩多少。
释义:黄鹄歌罢,天幕显得空旷,鸾书欲落,恩泽难以计算。
注释:黄鹄歌——黄鹄之歌,这里代指离别。天渺渺——天空辽阔,无边无际。鸾书——传说中的一种吉祥物,这里指书信。欲下——将要落下。恩多少——恩泽有多少?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黄鹄之歌和鸾书欲落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恩泽无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三釜犹怀风木思,六珈已恨堂萱老。
释义:虽然有三釜的粮食依然怀念故乡的风树,但六珈的官服已经让人感到遗憾,因为堂前的萱草已经老了。
注释:三釜——指食物。风木思——指怀念家乡的亲人。六珈——指官服。堂萱老——形容年华老去。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对权力地位的追求。

手植庭槐喜独存,欲报春晖未敢言。
释义:亲手种植的庭前槐树现在只剩下一棵,想要报答春天的恩泽却不敢说出口。
注释:手植——亲手种植。庭槐——庭院中的槐树。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恩泽。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亲手种植的庭院槐树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想要报答春天的恩泽却又不敢开口。

骅骝志尚堪千里,乌鸟情终逮九原。
释义:骏马有千里之志,乌鸦有终归九泉之情。
注释:骅骝——指骏马。九原——指墓地。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骏马和乌鸦不同命运的感慨。骏马有千里之志,象征着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精神;乌鸦有终归九泉之情,象征着忠诚无私、舍生取义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动物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

财赋东南随物力,早夜持筹裕经国。
释义:财富赋税随着东南的物力,早晚持筹来充裕国家的经纶。
注释:财赋——指财富税收。东南——指东南地区。物力——指物质资源。持筹——指筹划。裕经国——使国家富强。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东南地区物力充足和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和使命,即通过筹划和努力来使国家富强。

岂同榷利计征求,只为明庭佐规画。
释义:难道只是为了谋取私利来谋求征伐吗?我只是为了辅助朝廷制定策略和计划。
注释:榷利——指谋取利益。求征——指谋求征伐。明庭——指朝廷。佐——指辅助。规画——指制定策略和计划。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和使命,即不仅仅是为了谋取私利来谋求征伐,而是要辅佐朝廷制定策略和计划来使国家富强。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能诗水部本通才,宦业中朝更远哉。
释义:擅长写诗的水部尚书本是通才,在中朝担任职务更是远远超出常人。
注释:水部——指水部尚书,古代官名。通才——指多才多艺的人。中朝——指中央政府所在地洛阳。宦业——指官职或事业。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为水部尚书的才华和成就,以及在中朝担任职务时的非凡地位。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自豪,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