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楚江客,来咏楚江蘋。
发藻沧浪水,迟晖江汉滨。
五湖随宕子,七泽寄浮身。
嘉实如堪荐,长谣问鲁人。

【注释】

萍:浮萍。

发藻:生长水草。

沧浪水:指江水。

宕子:指陶渊明,字元亮。

七泽:指传说中的七个湖泊。

鲁人:指孔子,字仲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自洛之越至桐庐入天目山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从长安到浙江桐庐一带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在诗中用“飘飘楚江客,来咏楚江蘋”起兴,以飘泊不定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借咏萍来表达自己漂泊的身世。接着又写自己来到江南后所见景色,“五湖随宕子,七泽寄浮身”。这里用了“五湖”“七泽”两个典故。五湖指太湖、洞庭湖、青溇湖、丹阳湖、彭蠡湖,又称吴地。七泽指大别山、庐山、霍山、衡山、天柱山、峨眉山、茅山等七处名山。“宕子”,即陶渊明。陶公曾三次出任小官,但都很快辞官归隐田园,所以称他为“宕子”。此句意谓:我来到江南,就像陶渊明一样,漫游于五湖七泽之间。“嘉实如堪荐,长谣问鲁人。”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嘉实”比作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以“鲁人”自况,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隐居田园,不慕荣利。最后两句说:“嘉实如堪荐,长谣问鲁人”,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得到的佳品可以献给君王,但我宁愿长吟短歌地向孔丘求教。这里的“嘉实”指的是隐居生活,而“鲁人”则是指孔丘,也就是孔子。孔丘提倡礼乐教化,提倡仁爱,提倡中庸之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得到的佳品足以献给君王,但我宁愿长吟短歌地向孔丘求教。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在官场失意后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此诗是一首山水之作。诗人以“飘飘楚江客,来咏楚江蘋”开篇,以飘泊不定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咏萍比喻自己的身世,以游历名胜古迹来抒写作者的壮志豪情。中间两联分别写景,前联以五湖七泽的美景来衬托诗人的闲适之情;后联借孔丘之口,抒发了自己不愿出仕、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尾联“嘉实如堪荐,长谣问鲁人”更是点题,直接表达了自己隐居田园、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