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自昔盘古既开乾坤异,爰以轻清为天重浊为地。
惟有磊磊落落之石质重而韵清,在乎山水之间各安置。
奈何天无石,肆有触之崩而柱折。有女娲取而炼以补之,所馀者青玄赤白皆分别。
迨夫百千万年,有祖龙骑之向东,而端州之石亶称奇绝。
此石当时既补天,至今天色尚依然。云胡得此以为砚,我想女娲岂难煮而燥之,乃听其益笔发墨呵气则泉。
吁嗟乎,女娲何不悟补天之微理,惜也此彼不知此。
粤自苍颉作书混沌凿,伏义八卦聊为尔。而乃上典谟,下风史。
民伪兹,圣人死。东家老儒炼六经以补之,而大儒曰仁,小儒曰理。
岂若太古三民,不相往来而已。祖龙焚书亦似矣,而何复有管城子。
管城子,舍此石而不可得。又千百年,而山之混沌是与人而俱蚀。
八分变体点画便,遂使君子小人交相美其文墨。

我听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后,宇宙中就有了轻清和重浊的区别。

只有石头的质地坚硬而韵致清纯,它们在山水之间各自安放。

可是天却没有石头,却有石头被撞击崩塌而柱折的情况。

有女娲取来炼制修补,剩下的青玄赤白都被区分出来。

等到百千万年过去,有秦始皇骑马向东走,端州石砚才被称道是奇绝。

这石头当时已经用来修补天空,到现在天色依然如旧。

为什么能得到这种石头用来制作砚台呢?我想女娲难道不会煮它来燥湿吗,而是让它益发笔力发墨气则泉涌。

唉!女娲为什么不领悟补天的道理呢,可惜啊!这一方面人们不知道这一点。

自苍颉作书混沌凿,伏义八卦聊为尔。

而于是上可以垂典谟,下可以用来风史。

人们伪诈于此,圣人就死亡了。

东家老儒以六经来补充它,大儒说仁义,小儒说礼义。

哪里比得上太古时的三民,不互相往来而已。

秦始皇焚书也与此相似,但还有什么管城子呢?

管城子,舍此石而不可得。又千百年过去了,山中的混沌与人类共同被毁坏。

八分体变体笔画流畅,遂使君子小人交相欣赏他们的文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