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石分琼岛,苍山转碧流。
岩泉高迸出,云木曲相樛。
栈绝应防马,崖悬稳系舟。
谢公今在郡,何似永嘉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内容和主题。
“宗吕”指晋安王刘子勋、临海王刘子顼,二人都是谢晦所立。“二牧邀游石室山”,二牧即指这两位王爷。“邀”是邀请的意思。“石室山”,位于今安徽黄山市歙县境内,为黄山支脉。此山有“石室洞天”,又称“太白书堂”。
首联“锦石分琼岛,苍山转碧流”。诗人在描绘了石室洞外的自然景色之后,又用“锦石”来写洞内的景致。“琼岛”比喻洞内的岩石。“苍山”指的是远处的群山。“转”字写出了流水在洞中曲折流淌的景象。
颔联“岩泉高迸出,云木曲相樛”。这两句描写的是洞内的景色,“岩泉”是指洞内流出的水。“云木”“指洞内生长的树木。“樛”是一种曲的样子。“曲”字写出了树木弯曲的特点。颈联“栈绝应防马,崖悬稳系舟”。这是在描述洞外的景色。“栈绝”是指山路险峻,不能行走。“崖悬”指悬崖峭壁。“系舟”指船停靠在崖壁上。“应”在这里是应该的意思。
尾联“谢公今在郡,何似永嘉游。”谢公即东晋名士谢安,曾镇守会稽,人称谢公。永嘉,是会稽郡的别称,这里借指石室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今天谢公已经镇守会稽,我们去那里游览又有什么意义呢?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晋安王子勋、临海王子顼两位王爷邀请谢晦游览石室山之事。
首联写石室山的秀丽景色。“锦石分琼岛”,以“琼岛”喻洞中的岩石,说明洞口像被锦缎铺盖,十分美丽;岩上流水如玉带一样地环绕着山峦,十分清丽。“苍山转碧流”,青山倒映在流水之中,形成一派青翠欲滴的景象。这两句写山的景色,用“锦”、“琼”、“苍”等词,形象鲜明而富有色彩感。
颔联写洞中景物。岩上的水从高处奔腾而下,形成瀑布,好像飞溅出的彩霞,非常壮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交错,形成各种形态的枝条。这两句写景生动活泼,富有生气,把洞内的奇峰异石写得惟妙惟肖。
颈联写洞外景观。“栈绝应防马”,因为山路陡峭,所以应当小心提防马匹;崖壁很高,船只可以安全地系泊在上面。这两句写山外景观,用“栈绝”、“崖悬”等词语,突出了石室山险峻的特点。
尾联写石室山风景之美。谢安曾经镇守过会稽,后人称他为谢公;石室山就是谢安曾经到过的会稽,因此叫石室山。现在两位王爷正在游玩石室山,但谢安已不在人间,他们去那里游览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既写山水之美,又抒怀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