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意风尘里,还将一壑看。
浮沉操案牍,懒慢着衣冠。
长啸应怀古,端忧更倚阑。
耽奇吾亦尔,不是恋微官。

【注释】

吾兼亭:我独自占据着亭子,为丘谦之赋。

讵(jù)意:岂料。

风尘里:指战乱年代的纷扰之中。

一壑看:指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壑,山沟;壑,深谷;看,看待、对待。

操:(1)持,把握。案牍:公文。

懒慢:懈怠,不勤快。著(zhuó):穿衣,穿。

长啸:长声呼啸。应:应答。

怀古:《文选》五臣注引《楚辞·招隐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端忧”句:意为心中忧愁更加沉重,更倚靠栏杆。端,极。阑(lán),栏杆。

耽奇:爱好奇异的事物。耽,喜爱。

尔:你。

【赏析】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在乱世中隐居,不为名利所动,只图清静自适。“吾兼亭”是说自己占居亭台,“为丘谦之赋”表明作者自作赋文,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怀。首句“吾兼亭”中的“兼”字用得很巧妙,既表明自己独处亭台,又暗示出亭台是自己的。

中间八句为第二层,写诗人因厌倦官场而选择退隐。“浮沉”两句,写出了诗人仕途的坎坷和仕途的失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后两句则是说诗人对现实不满而产生退隐的想法,但最终没有实现,因此只能发出长啸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这一句中的“应”字也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怀古的回应,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虽然厌恶官场但却难以彻底摆脱其束缚,因而只能借助于山水田园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这两句也是诗人自我表白的一种方式,表明自己并非因为留恋官职而选择退隐,而是由于自己确实喜欢隐居山林的生活才选择退隐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烦,以及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诗人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