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滓修然不受侵,转蓬无复忆家林。
路穷西极流沙远,身犯南方毒雾深。
青竹一枝常在手,丹经千卷不传心。
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尘滓修然不受侵”
- 关键词: 尘滓、修然不受侵
- 注释: 描述易道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不受外界的污染和影响。
- 分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纷扰世界的超脱。
次句:“转蓬无复忆家林”
- 关键词: 转蓬、无复
- 注释: 比喻易道人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不再留恋故土或家园。
- 分析: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无常命运的认识与接受,以及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路穷西极流沙远”
- 关键词: 路穷、西极、流沙
- 注释: 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难,暗喻人生旅途充满挑战和未知。
- 分析: 表现了诗人对未来道路艰难的预见和准备。
第四句:“身犯南方毒雾深”
- 关键词: 身犯、南方、毒雾
- 注释: 表示易道人在面对南方的瘴疠之雾时依然坚持前进。
- 分析: 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五句:“青竹一枝常在手”
- 关键词: 青竹、一枝、常在手
- 注释: 描述易道人随身携带的是一株青竹,象征着坚韧和清高。
- 分析: 强调了易道人的品格和志向。
第六句:“丹经千卷不传心”
- 关键词: 丹经、千卷、不传心
- 注释: 表明易道人虽读遍了千卷经典,但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 分析: 暗示了学问与智慧的真正内涵远超书本知识。
尾句:“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
- 关键词: 羝、化、腾去
- 注释: 指公羊化为野羊,最终离去的情景,暗喻易道人的离去。
- 分析: 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坚定信念、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诗中易道人的形象既独立又坚韧,面对生活的艰辛依旧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整体上,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