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渺渺怆离情,塞雁随人又北征。
燕地楼台云外耸,秦淮花柳日边明。
才华狗监应知己,家世河阳旧擅名。
此去君门还咫尺,不须回首越王城。

诗句逐行释义:

  1. 汀洲渺渺怆离情
  • “汀洲”指的是水边的小洲。这里指诗人在小洲上,心情感到空旷和悲伤。
  • “渺渺”形容词,表示遥远、模糊的样子。
  • “怆离情”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情感。
  1. 塞雁随人又北征
  • “塞雁”指的是大雁,常与北方联系在一起。
  • “北征”表明了迁徙的目的地是北方。
  1. 燕地楼台云外耸
  • “燕地”指的是现在的河北地区,古代以燕为地名。
  • “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
  • “云外耸”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1. 秦淮花柳日边明
  • “秦淮”是南京的一个古老河流区域,历史上有许多文化遗迹。
  • “花柳”泛指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和柳树。
  • “日边”通常用来形容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景色的美丽。
  1. 才华狗监应知己
  • “才华”指的是才能和天赋。
  • “狗监”可能是指某个官职或身份。
  • “知己”意为彼此知心的朋友。
  1. 家世河阳旧擅名
  • “家世”指的是家族背景或出身。
  • “河阳”是一个地名,可能与诗人有某种联系。
  • “旧擅名”意味着过去以擅长某事而闻名。
  1. 此去君门还咫尺,不须回首越王城
  • “此去”指的是离开此地。
  • “君门”指皇帝的门,这里比喻政治的中心或者权力的象征。
  • “咫尺”意思是很近的距离。
  • “越王城”可能是指古时的越王城遗址,也可能是一个比喻,意指权力中心近在咫尺。
  • “不须回首越王城”意味着不需要回头看那些已经远去的政治中心或者权力的阴影。

译文:

在汀洲上遥望远方,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这片熟悉的土地。塞上的大雁随着人的迁徙,又一次飞向北边的天空。燕地的楼台矗立在云雾之外,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我的才华得到了狗监的赏识,他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家族的背景和声誉曾经在河阳享有盛名,现在依旧值得自豪。这次离开京城,虽然距离不远,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无需再回头望向那个权力的中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二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塞雁随人北征、燕地楼台耸立以及秦淮花柳灿烂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最后两句则是对离别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表达,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他坚定的意志和豪迈的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