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磴阴阴松栝围,仙宫寂寞见霓衣。
曾传海上青骡去,谩道山中白鹤归。
霞起远分丹洞色,日生初弄石门晖。
浮云变化成今古,谁似凌空一舄飞。
【注释】
安期岩:即安期山,在今山东莱州。
绝磴:陡峻的山路。阴阴:阴暗的样子。
仙宫: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见:同“现”。霓衣:云霞般的衣裳。
曾传:过去曾经传说。海上青骡去:传说东海中有一青石骡,是神仙所骑。谩道:徒说。谓不知其真伪。山中白鹤归:传说山中有一种白鹤,是仙人所养。
丹洞色:红紫色的光色。日生:太阳升起时。初弄:刚一照耀。石门晖:指岩石间的日光。
浮云变化成今古,谁似凌空一舄飞:飘浮的云彩变幻无穷,就像凌空的鞋一样。一说为“谁似凌空一履飞”,意思是谁能比得上这飘逸的仙鞋?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时诗人任随州刺史。安期岩,在山东莱州西北四十里,因《列子·黄帝篇》中记载有安期先生炼丹于此得道升天,故名。《太平御览》引《括地图志》:“蓬莱县东南五十里有安期山。”这首诗写的就是安期山的景色与传说。
首句写登临所见之景。安期山幽深险峻,松栝环绕。山中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第二句写仙宫寂寞。仙宫本应祥云缭绕、仙鹤鸣叫,但眼前所见却是“仙宫寂寞见霓衣”。“霓衣”即五彩斑斓的衣裳,这里借指仙人所穿的仙衣。
后两句写传说中的神仙故事。传说中有一头青骡从海上来到山中,又有一只白鹤从山中飞回东海。这些传说虽不足凭信,但却增添了山中仙境的魅力,使人神往不已。
三四句写山中风光。旭日初升,阳光照耀着岩石,形成红紫色的光华。岩石间的日光闪烁,犹如宝石般熠熠生辉。
末两句化用李白《游泰山六首》中“凌风若翔鸟,意轻天地间”的诗句,写自己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感受。浮云变幻无穷,犹如凌空的一足,令人叹为观止。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超尘拔俗的豪情壮志。